緣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緣衣一、王后的禮服,亦作「緣衣」。《周禮·天官·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素沙。」鄭玄註:「此緣衣者實作褖衣也。褖衣,御於王之服,亦以燕居。」二、有邊緣裝飾的衣服。(1)士的衣服。《儀禮·士喪禮》:「褖衣。」《注》「黑衣裳赤緣謂之褖。褖之言緣也,所以表袍者也。……古文褖為緣。[1]
基本內容
緣衣 一、王后的禮服,亦作「緣衣」。《周禮·天官·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素沙。」鄭玄註:「此緣衣者實作褖衣也。褖衣,御於王之服,亦以燕居。」二、有邊緣裝飾的衣服。(1)士的衣服。《儀禮·士喪禮》:「褖衣。」《注》「黑衣裳赤緣謂之褖。褖之言緣也,所以表袍者也。……古文褖為緣。」(2)士妻的命服。《禮·玉藻》:「再命褘衣,一命襢衣,士褖衣。」 《注》「此子、男之夫人及其卿大夫士之妻命服也。……諸侯之臣皆分為三等,其妻以次受此服也。……侯、伯、子、男之臣,卿為上,大夫次之,士次之。褖或作稅。」
周王畿以外的諸侯邦國曰服,其等次有六:侯服﹑甸服﹑男服﹑采服﹑衛服﹑蠻服。《書·周官》:"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周禮·秋官·大行人》:"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謂之侯服,歲壹見,其貢祀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甸服,二歲壹見,其貢嬪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男服,三歲壹見,其貢器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采服,四歲壹見,其貢服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衛服,五歲壹見,其貢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要服,六歲壹見,其貢貨物。"孔穎達疏:"要服,蠻服也者,《職方》雲'蠻服',要﹑蠻義一也。"王莽曾仿行六服之制。《漢書·王莽傳中》:"公作甸侯,是為惟城;諸在侯服,是為惟寧;在采﹑任諸侯,是為惟翰;在賓服,是為惟屏;在揆文教,奮武衛,是為惟垣;在九州之外,是為惟藩;各以其方為稱,總為萬國焉。"惟城﹑惟寧﹑惟翰﹑惟屏﹑惟垣﹑惟藩,皆取自《詩·大雅·板》。後用以指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