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綠蔥坡鎮位於長江以南,清江以北,巫山山脈南緣,巴東縣中部。東鄰秭歸縣,西接建始縣,南與野三關接壤,北與重慶加巫山縣隔河相望,距巴東港口48公里,距清江水布埡壩址70公里,距州府145公里。209國道、巴鶴公路貫穿全鎮,公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面積280.63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18782人(2017年)。[1]

中文名:綠蔥坡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巴東縣

地理位置:巴東縣中部

面 積:280.63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思陽橋、喻家河、龍家灣

電話區號:0718

人口數量:18782人(2017年)

車牌代碼:鄂Q

目錄

概況

巴東縣轄鎮。位於縣境中西部。面積280.63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18782人(2017年)。轄1個居委會、3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綠蔥坡居委會四組。

沿革

綠蔥坡因過去長有一種名叫綠蔥的植物而得名。1931年分屬思陽區(區址在紹花)、清平區(區址在棗子坪)。1945年屬清坪鄉。1949年11月屬第四區。1951年6月屬第九區(區址在祁家坪)。1956年2月改稱第五區,區址由祁家坪遷綠蔥坡。1959月1月,高峰、馬坪二鄉由建始縣劃來。1958年10月改綠蔥坡公社,轄18個管理區。1961年改區,下設公社。1975年2月撤區並社,野花、九盤、思陽、善化等公社合併為綠蔥坡公社。1983年5月撤社設區。1988年9月撤區並鄉,原綠蔥坡區分設大支坪鄉、綠蔥坡鎮、棗子坪鄉。

1996年,綠蔥坡鎮面積175.3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轄馬家坪、彭家荒、肖家、野花坪、北界、知雄寨、范家坪、劉家荒、稻場嶺、中村、下落坪、思陽橋、喻家河、龍家河、三尖觀、廟埡子、金鐘觀、水滸坪、三河口、香家埡20個行政村;棗子坪鄉面積64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轄祁家坪、龍池槽、馮家灣、錦衣村、棗子坪、抗家嶺、岩屋坪、青大山、白果莊、楊家坪、手板岩、二等岩、西坡13個行政村。

1996年11月,撤銷棗子坪鄉,併入綠蔥坡鎮。2004年,鎮政府駐綠蔥坡,人口25481人,面積228.2平方千米,轄綠蔥坡1個居委會和范家坪、馬家坪、肖家坪、北界、野花坪、袁家荒、知雄寨、劉家荒、稻場嶺、中村、下落坪、思陽橋、喻家河、龍家灣、三尖觀、香家埡、三河口、金鐘觀、廟埡子、水滸坪、祁家坪、馮家灣、龍池槽、錦衣、棗子坪、白果莊、杭家嶺、岩屋坪、青大山、楊家坪、手板岩、二等岩、西坡33個行政村。

地理

全鎮地跨東經110°—110°21′,北緯30°43′—30°52′,總面積280.63平方千米(2017年)。全鎮綠蔥坡、范家坪、馬家坪、肖家坪、北界、野花坪、袁家荒、知雄寨、劉家荒、稻場嶺、中村、下落坪、思陽橋、喻家河、龍家灣、三尖觀、香家埡、三河口、金鐘觀、廟埡子、水滸坪、祁家坪、馮家灣、龍池槽、錦衣、棗子坪、白果莊、杭家嶺、岩屋坪、青大山、楊家坪、手板岩、二等岩、西坡34個村,278個村民小組,18782人(2017年)。耕地面積2875公頃,山林面積17542公頃。

地理狀況

綠蔥坡鎮以山勢高峻、地勢險要而著稱,最低海拔450米,氣候四季分明,垂直差異明顯,低山河谷桃紅柳綠之時,山頂仍是冰封雪凍。全鎮高山約占68%,二高山占31%,冬寒夏涼,雨量充沛,多霧寡照,低溫高濕。年平均氣溫8.5℃,年平均日照1412.6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860毫米,無霜期180天。全年約三分二的時間是疾雨橫飛,或細細蒙蒙,或冰封雪凍,或雲霧鐐繞,有「半年不見天(霧大),半年不見地(雪多)」之說,屬典型的老、少、邊、窮的高寒庫區鎮。綠蔥坡鎮是革命老區鄉鎮之一,解放鄂西的攻堅戰--著名的娃娃寨戰役,就發生在綠蔥坡鎮北界村境內。王定烈將軍親筆書寫的「娃娃寨烈士紀念碑」矗立在綠蔥坡這方熱土上。

自然資源

該鎮具有獨特的氣候和地域條件,同時孕育出豐富的資源優勢。

旅遊資源

綠蔥坡鎮山川秀麗,氣候獨特,具有鮮明的旅遊特色。冬季嚴寒,莽莽雪山,冰柱霧松,一派北國風光。夏季氣候涼爽,十分宜人,是人們休閒避暑的好去處。尤其秋天,登臨綠蔥坡山巔,遠眺四鄰風光,俯瞰全鎮風姿,令人心曠神怡。境內有集三峽之幽、桂林之秀、張家界之奇於一體的格子河石林,被文人墨客贊為人間仙境。位於巴鶴公路兩側的天然森林公園--鐵廠荒國營林場,占地30多平方公里,其間林海莽莽遮天蔽日,蒼杉翠松,碧綠如蔭,林中怪石,花草繁多,獐、麂、兔、鹿、狐、錦雞出沒,自然野趣,美不勝收。

礦產資源

綠蔥坡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硅、硫鐵礦等,鎮內煤炭儲量達6000多萬噸,其中以辛家煤田儲暑達2200萬噸為全縣兩大煤田之一。全鎮現有合法煤礦20餘家,年產量15萬噸以上。劉家荒硅礦儲量達5500萬噸以上,是縣鐵合金廠的礦石主要供應點。野花坪三道水鐵礦儲量達6000萬噸以上,是縣水泥廠的主要供貨單位。

土特名產

綠蔥坡鎮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鎮內已知各類動植物約160多科,近2000種。綠蔥坡鎮土特產遠近聞名,其中芸豆是全縣的主產區,以顆粒飽滿、質優可口、營養豐富暢銷外地並出口。因境內藥材品種繁多,即有野生天麻、田七、獨活、神龍香菊、頭頂一顆珠、大黃、續斷、黃連、木瓜等,又有家生的紅三葉、玄參、獨活、雲木香、貝母、大力子、黃芪、銀杏等70多個藥材品種。該鎮在2003年被縣政府譽為"獨活、玄參"藥材大鎮。名貴藥材"西洋參"也安營紮寨綠蔥坡。

農業生產

煙葉是該鎮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棗子片、辛家片的煙葉質量驕比雲貴,為全省優質煙葉生產基地。種植面積由90年的4500畝發展到2004年的12000畝,煙葉單項財政收入可達200多萬元,農民收入達800萬元。畜牧業生產主要以生豬、山羊、大牲畜為主,山羊被列為重點發展鄉鎮。豐富的草場資源為突破性發展草食畜牧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畜牧業收入占農業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強。藥材產業又一支柱產業。全鎮發展藥材35000畝,其中紅三葉種植面積達8000畝以上),年創產值1000萬元,占種植業產值的41%。綠蔥坡鎮供銷社從北京懷縣引進的名貴藥材「西洋參」在野花坪村試種成功,投資22萬萬,發展7畝,產值達100萬元。境內的藥材不僅品種多,而且質量上乘,暢銷國內外市場。玄參、獨活、貝母、貫葉連翹4個品種被列入國家GAP種植試驗、示範品種基地。現註冊的藥業企業公司2家,種植面積累計達2.2萬餘畝。茶葉又是一特產,現有茶葉面積3000餘畝,其中密植速生茶園1000畝,通過精加工的優質富硒茶"善化青龍劍"在95、96年兩次在西南茶葉評比會上均獲金獎。蔬菜成為綠蔥坡鎮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創辦了野花坪蔬菜產業專業合作社經濟實體,棗子坪藥材專業合作社,建立蔬菜冷庫4座,使蔬菜基地發展得到鞏固,全鎮種植的芸豆、球白菜、蘿蔔、胡蘿蔔等面積達2萬畝,產品暢銷武漢、湖南、深圳、長沙等20多個大中城市。

社會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綠蔥坡鎮的經濟發展迅速,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14898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達1468萬,財政收入達403萬元。全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5318萬元,年末各項存款金額892萬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金額430萬元。民營企業發展到680個,從業人數3000人,民營經濟收入達5797萬元,增加值2207萬元。利稅總額達589萬元。

視頻

湖北巴東大雪 搶修綠蔥坡鎮斷電癥結31號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