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綠意婆婆丁(於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綠意婆婆丁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綠意婆婆丁》中國當代作家於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還是春寒料峭,田野里蒲公英就已頂土出芽了。再幾天,鮮嫩的葉子在一片枯草中綻出綠意,格外生機。葉子慢慢長成,鋸齒狀,貼伏於地面,似叩謝大地的滋養。我們這裡,把這種植物叫婆婆丁,是人們消炎敗火的好東西。鄉親們把它採回家,洗淨,晾乾,稀罕着給孩子們泡水喝。因此,一年四季,總能看到班裡孩子們的水杯里綠綠地泡着婆婆丁。

我供職的學校是一個名叫皋山的鄉村小學,學校背靠大山,在這裡就讀的孩子都來自周圍十里八村,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由於土地較薄,多數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孩子大多由爺爺、奶奶照顧,儘管爸媽不在跟前,可孩子們仍然健康地成長着。

學校比較簡陋,條件也非常有限,甚至都不能為孩子們提供一杯熱水。因此孩子們早晨來上課的時候,手裡都提着一個杯子,杯子裡時常泡着綠盈盈的婆婆丁。一到教室,看吧,孩子們的課桌上,一杯杯婆婆丁沉浮着,舒展着,一幅溫馨的畫面。我曾問孩子們:「這下火水是誰給準備的啊?」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幸福回答:是爺爺、奶奶或者是爸爸、媽媽。看那幸福的樣子,水杯里盛的不是下火水,而倒像是什麼甜蜜水。看着孩子們幸福的樣子,我的心裡也甜甜的,因為這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在上小學的時候,媽媽也時常為我準備這樣的下火水。雖然那時候沒感覺到怎麼好喝,但知道那裡面盛的是滿滿的母愛。在孩子們揚起的一片笑臉中,我無意間發現小樂正埋着頭,手不自然地去遮自己的水杯。我這才發覺,小樂的水杯里只有白開水,想想小樂平日裡總是憂鬱的樣子,我的心猛的一沉。以後的日子裡,我留心觀察孩子們的水杯子,僅少數同學杯子裡總是白開水,小樂就是其中一個。

春天,容易上火。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小樂的嘴唇一周都明顯起了燎泡,他也沒有喝下火水,趁沒人的時候,我走近小樂,提醒他上火了,該讓媽媽泡下火水了。聽到這裡,小樂立刻低下頭,眼裡汪了一下子的淚水,咬着嘴唇,跑開了。我的心更加沉重了。事後,有老師告訴我,小樂的爸媽兩年前就離異了,媽媽走了,爸爸外出打工了,家裡的大人只剩下奶奶,去年忙秋的時候還摔折了腿,現在走路仍然困難。我的心像被蟄了一下,打算找個機會,跟孩子聊聊。

春天真的容易上火。這兩天,課務多,也沒來得及喝水 ,嗓子疼得厲害,上課的聲音明顯啞了,說話也很吃力。老師的職業病,我也沒放在心上。

那天下午,學校放假,我也正好趁機休整一下我沙啞的嗓子。孩子們走了,老師們走了,喧鬧的校園裡一下子變得安靜下來,空蕩蕩的只剩下我一個人,身後靜穆的大山,身旁兀立的樹木,耳旁呼呼的風聲,一下子,把我逼進了孤寂之中。躺在床上睡着了。也不知睡了多久,迷迷糊糊聽到有人敲門,我朦朧着眼打開門,沒人。只見門把手上掛着一個白色的方便袋,裡邊是新鮮的婆婆丁,不遠處的拐角處,一個小男孩在慌忙地往前跑。是趙小樂。

「慢點兒,小樂——」

沒想到,這麼一喊,他跑得更快了。看着孩子匆匆的身影,我的鼻子立刻酸酸的,淚水模糊了雙眼。

「謝謝,小樂——」

小樂早已跑出了我的視線。只有我沙啞的聲音在校園裡迴蕩。

我雙手捧着婆婆丁——乾乾淨淨的。嫩綠的葉子上還沾着水滴,根上還掛着白色的漿汁,有的已綻開了黃色的小花,金燦燦的,很是新鮮。多麼懂事的孩子啊,在一個需要被愛的年齡里,卻想着去愛別人;在自己寒冷的時候,還用火種去溫暖他人。這不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堅強起來的地方嗎?

接下來,我用新鮮的婆婆丁泡了一杯子的熱水,杯子騰騰地冒着熱氣,在熱水的沖泡中,葉子更綠了,小花完全綻開,更艷了。我慢慢地品嘗着這散發着淡淡清香的婆婆丁,一種感動在整個屋裡漫延開來。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提前為孩子們準備了熱水,在孩子們沒有婆婆丁的水杯里鮮鮮地放上兩棵,還有小樂的水杯。上課前,我暖暖地舉起自己泡着婆婆丁的杯子,提醒孩子們:

「多喝水,不上火!」

孩子們笑了,小樂的臉上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會經常去小樂家。還邀他去山上挖了婆婆丁,回來後,我們把「戰利品」洗淨,晾乾,放進班裡的「小藥箱」儲存起來。以後,班裡每個人的杯子裡,時常會綠意一片,從不會再缺少一個。

以後的日子里,我眼前似乎總有一排排像小傘兵似的白色婆婆丁種子騰空而起,它們隨風而舞,又隨處安家,綠意濃濃地長在來年的春天裡。[1]

作者簡介

於躍,山東泰安寧陽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