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綠葉情深 燭光暖人(75)(龐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綠葉情深 燭光暖人(75)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綠葉情深 燭光暖人(75)》中國當代作家龐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綠葉情深 燭光暖人(75)

「5·12」汶川大地震讓我校教學樓成了「危房」,再不能使用,小學部的老師們只好帶着孩子們在「租借教學點」上課。

炎炎夏季,悶熱難當,一絲風也沒有。「租借教學點」房屋低矮,又沒有電扇,悶熱難當。可教師們依然在三尺講台講得眉飛色舞,孩子們在下面聽得津津有味,絲毫也沒有開小差。

一次,我從窗外經過,驀然瞥見一個孩子臉上正「叮」着一隻好大好大的蚊子,可這個孩子卻完全沉浸在優美、熱烈、精彩的課堂氣氛中,根本沒有注意到臉上的蚊子。那一瞬間,我真的為這個小男孩的「忘我投入」震撼了。我想,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投入」,我校發展才有了不竭之源,源頭活水是無窮無盡的。

如果遇到停電,師生們的「苦頭」就更多了。房屋低矮,光線很不好。老師們為了不耽誤孩子們功課,把他們召集到露天太陽曬不到的地方,接着講課。我以為孩子們聚成一堆,一定很吵。結果我錯了,孩子們睜着一雙雙明亮的求知若渴的大眼睛,或讀或寫或思考或討論或答問,一切竟都是那樣井然有序,幾乎和教室里上課一模一樣。顆顆汗珠悄無聲息地從他們額頭滑向臉頰,一個個也完全忘記擦一把。我悄悄走過去,看見孩子們正蹲下身子寫字。他們把書和小字本橫放雙膝,一筆一畫很仔細地寫着,連眼睛也不眨一下。我以為這樣的字一定寫得歪歪扭扭,零零亂亂,可我再一次錯了。儘管他們比平時寫得慢些,但每個字卻都是那麼工整!我的眼裡莫名地有了點點晶瑩的亮光,為這些可愛的孩子!

一天下午,教室里正上課,突然狂風呼呼,雷電大作,雨傾盆而至。教室里昏黃的燈光也猛然失卻昏黃的顏色,停電了。老師們紛紛把孩子們喚到教室門口光線稍亮之處,蹲下身,若無其事地繼續講課。孩子們蹲下身子,圍成一個扇形,大聲地跟着老師讀課文。屋外的雨聲混合着屋內的讀書聲,真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樂章!老師們蹲在最外面替孩子們遮擋風雨。風挾着雨沫兒不時「飛」向他們,他們的衣服一點點濕了。我駐足屋外,久久不願走開,任淚水在臉上肆意橫流……

暮色四合:一大群孩子跟着我急急回家

鄉村孩子不比城裡,有許多書籍可看,能夠彌補課內知識之不足。鄉村條件差,

書籍少,又缺乏閒錢進城買書。為了彌補這一「空缺」,許多教師便利用每天下午放學後義務給孩子「補課」。孩子們一個個歡天喜地,比過年還高興!

這天,我正補到「興濃」處,竟忘記了時間,依然在三尺講台講得神采飛揚。孩子們瞪大雙眼,專心致志地忽而聆聽,忽而沉思,忽而競相舉手提問、答問,忽而飛速地寫着筆記……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不知不覺暮色四合,教室里光線忽然暗下來。我和學生們渾然不覺,依然如故。

這時,校工輕輕走到教室門口,對着我招手示意:「天色晚了。」

我驀然驚覺,揮手對着孩子們「呵呵」大笑:「孩子們,快回家啦,咱們明天接着講。」

孩子們歡快地和我說着「再見」,嘰嘰喳喳走出教室。

一大群同路的孩子興猶未盡地圍着我,詢問着千奇百怪的問題,我像趕小鴨子般,一邊趕着他們向前跑,一邊愉快地回答着他們的疑問。

最後,那群孩子都從不同的小道回家去了,而那條通往我家裡的小道上,只有一個瘦小的背影,越去越遠,越去越遠,漸成黑點,終至被夜色覆蓋,消失在茫茫山野……

夜深人靜,大地都沉睡了,我還在燈下細緻地批改作業,一本又一本,一本又一本,堆了好高、好高……

只有燈光陪伴着我,靜靜的,靜靜的……

小鳥啁啾,微風細語,一個背包的年輕身影,在崎嶇山路上漸行漸遠……

那就是我。

這是周末,一大早,我便從家裡出發。今天,我要進城逛書店。

孩子們平日裡老纏着我:

「老師,我喜歡冰心的作品,您進城時能不能給我捎一本回來?」

「老師,我喜歡朱自清散文,您能否幫我看看書店有沒有?」

「老師,您能不能給找本初中生優秀作文書?」

「老師,您能否幫我找本語文學習資料?」

[1]

作者簡介

龐雷,貴州六枝人,偶有作品在報刊和網絡發表,現就職於六枝特區黨委宣傳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