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綿葉琉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綿葉琉桑,中文學名:琉桑 拼音:liú sāng

拉丁學名:Dorstenia elata Gardner

別 稱:臭桑、黑魔盤、硫桑、盤花木

門:被子植物門多肉植物,圓柱形,莖30—40厘米高,莖基部粗4厘米,淡褐色,莖上部有明顯的葉脫落後的斑痕。原產於肯尼亞、索馬里等。別名,為薔薇目桑科琉桑屬、其他系列多肉植物,原產於非洲肯尼亞、索馬里

引入我國的時間不長,目前比較稀少,主要供植物園栽培陳列,一部分愛好者也可以收集栽培。綿葉琉桑先是一個錐型胡蘿蔔一樣的莖,然後一段時間會長成圓球形的莖,上面頂着幾片葉子。

綿葉琉桑(Dorstenia crispa)近年才引入我國,目前很稀少。主要供植物園栽培陳列,一部分愛好者也可以收集栽培。綿葉琉桑先是一個錐型胡蘿蔔一樣的莖,然後一段時間會長成圓球形的莖,上面頂着幾片葉子。栽培無特殊要求,溫暖季節生長,冬季休眠,休眠期通常落葉,應節制澆水。宜用沙壤土種植,生長旺盛朗可施淡的液肥。

綿葉琉桑形態特徵

圓柱形,莖30—40厘米高,莖基部粗4厘米,淡褐色,莖上部有明顯的葉脫落後的斑痕。葉長圓形或披針形,長4—7厘米、寬1—2厘米,葉緣略呈波浪形。葉互生但往往集中在莖枝頂端近似簇生。新葉有毛,葉黃綠色。盤狀花序,直徑2厘米,長在10厘米長的花梗上,花綠白色。[1]

綿葉琉桑主要價值

桑科的多肉植物是近年才引入我國的,很稀少。主要供植物園栽培陳列,一部分愛好者也可以收集栽培。

綿葉琉桑養殖方法

澆水

屬於夏型種,溫暖季節生長,夏天越熱長的越快,那時候吸水能力很強,幾天不澆葉子就可能耷拉,進入秋天,其會開始掉葉子,葉子掉的只剩下頭頂最後幾片,那停水,搬入家裡比較溫暖地方干着就可以了,冬季開始休眠,應節制澆水。避免「低溫高濕」。

配土及肥

宜用沙壤土種植,生長旺盛時可施淡的液肥。

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種子繁殖兩種。

種子繁殖

從春到秋,它會不斷長出5角型的花盤,花盤上有小的肉眼看不到的雌蕊和雄蕊,如果陽光充足,土壤肥沃,會產生種子,種子大概芝麻那麼大,逐漸在花盤上膨大,並且逐漸凸起。綿葉琉桑能自然授粉,其種子很容易萌發。[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