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維登鄉位於維西縣城的西南角,屬縣境內瀾滄江流域,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有78公里,全鄉轄北甸、小甸、山加、維登、新農、富川、新化、箐頭、妥洛九個行政村,有92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居民分別散居在海拔1600米至3400米的瀾滄江東西沿岸,海拔相對高差1800米。 境內居住着傈僳族、白族、漢族為主體的九個民族。[1]

中文名稱: 維登鄉

別 名: 維登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電話區號: 0887

郵政區碼: 674607

地理位置: 維西縣南部

面 積: 409平方千米

車牌代碼: 雲R

目錄

概況

維登鄉位於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西南部,地處東經98°57′-99°17′、北緯26°57′-27°09′之間。東與保和鎮、永春鄉連接,北與中路鄉接壤,南與蘭坪縣中排鄉碧玉河村、多依村隔河相望,西與福貢縣鹿馬登鄉毗鄰。東西最大橫距30千米,南北最大縱距19千米,面積409平方千米,人口3190戶、13438人(2006年末),其中農業人口12951人。有以傈僳族、白族(拉瑪族)為主的8個民族,其中傈僳族8030人,白族(拉瑪族)2960人,漢族1715人。轄北甸、小甸、山加、維登、新農、富川、新化、箐頭、妥洛9個行政村,94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維登,距縣城78千米。

地處橫斷山脈縱谷地帶碧羅雪山山系尾部,屬「三江併流」核心地帶。最高海拔4382米(新化湖),最低海拔1480米(小甸河匯入瀾滄江口)。瀾滄江南北過境流程38千米,還有其普河、妥洛河等河流。礦產資源有銅、鐵、鉛、鋅、鎢等。維蘭公路通達。產多種名貴蘭花。以新化湖、妥洛湖為主體的高山原始湖泊群,原始生態環境保存完好,生長有珍貴的高山矮杆杜鵑、天然高寒竹等,有老熊、野山驢、紅腹雞等數百種珍禽異獸。

地理位置

維登鄉隸屬維西傈僳族自治縣,位於維西縣西南部,距縣城78公里,地處東經98°57′—99°17′,北緯26°57′—27°09′之間,跨經度20′,緯度48′。東與保和鎮、永春鄉連接,南與蘭坪縣中排鄉交接,西與福貢縣鹿馬登鄉毗鄰,北與中路鄉接壤,東西最大橫距30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9公里,幅員面積409平方公里。

維登鄉地處橫斷山脈縱谷地帶碧羅雪山山系尾部,屬「三江併流」核心地帶。境內地貌以嶺谷相間的土地為主,整個地貌絕大部分是高山深切割地貌,最高海拔4382米(新化湖),最低海拔1480米(小甸河匯入瀾滄江口)。高差懸殊2902米。年平均氣溫14.90C, 年平均降938.6mm。

基礎設施

公路建設

維登鄉按照「抓項目,增後勁,促發展」的要求,千方百計爭取項目、資金,擴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完成村組公路建設13公里,7個村民小組受益,新化鄉村公路成12公里,有望於10月底竣工投入使用,完成了小甸村、北甸村公路的清掃和加寬工程,山加至北甸村新寶廠村民小組公路已破土動工,屆時將有7個高寒山區村民小組直接受益,保障了鄉村公路的通暢,解決了交通不暢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諸多不便。

水利設施

維登鄉完成農田灌溉「三面光」溝渠3400米,鐵管渡水工程3900米,實施了9個村民小組的人畜飲水和鄉鎮供水項目,解決了2640人和6000頭(匹、只)大小牲畜的飲水困難問題;實施13個村民小組的輸變電線路,解決1800餘人的用電困難問題;完成了9個村委會政權建設的新建和改建工作。

維登街子歷史悠久,是瀾滄江沿岸最重要的商貿集散地之一,為發揮優勢,開拓市場,維登鄉黨委、政府十分重視維登鄉集貿市場建設、停車場建設及街道二期建設,現均已破土動工,到目前已基本形成以維登街為中心,輻射四面八方的集貿市場。為建設瀾滄江沿岸最好的商貿集鎮打下了基礎,為我鄉的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通過不懈的努力,該鄉的交通、水利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已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極大地緩解了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

視頻

看!這就是維登鄉老百姓的火紅日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