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維庫溴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維庫溴銨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名詞解釋

維庫溴銨(vecuronium bromide),別名溴化凡寇羅寧,是一種白色或類白色粉末的化學品。化學名稱溴化1-〔3α-17β-二乙酰氧基2-β(1-哌啶基)-5α-雄甾烷-16β-基〕-1-甲基哌啶,分子式為C34H57BrN2O4 ,分子量為325.4242,無臭、味苦、有引濕性。在乙醇中極易溶解,在水中略溶,在乙醚中幾乎不溶;在稀鹽酸中極易溶解。維庫溴銨為麻醉藥(骨骼肌鬆弛藥),臨床上主要與全麻藥合用,適用於各種手術,也可用於全麻時氣管內插管。

藥理作用

系單季銨類固醇,為泮庫溴銨的衍生物,中效非去極化型肌肉鬆弛劑。其作用與泮庫溴銨、筒箭毒鹼相似。維庫溴銨能競爭膽鹼能受體,阻斷乙酰膽鹼的作用,其作用可被新斯的明等抗膽鹼酯酶藥所逆轉。維庫溴銨的肌肉鬆弛作用比泮庫溴銨強1/3,但產生肌肉鬆弛作用的潛伏期短,初期相同劑量所產生的肌肉鬆弛持續時間比泮庫溴銨短,恢復快。靜脈注射0.08~0.1mg/kg,1min內顯效,3~5min達高峰,肌肉鬆弛作用維持時間約為泮庫溴銨的1/3~1/2,即為15~30min,但隨劑量增加,維持時間延長。其肌肉鬆弛效應為泮庫溴銨的1.2~1.7倍,與某些吸入麻醉藥如安氟烷、異氟烷合用,肌肉鬆弛效應增強,無明顯阻滯神經節及迷走神經的作用。也不干擾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無組胺釋放作用,故不影響心率和血壓,也不影響顱內壓。沒有或僅有輕微的蓄積作用。

藥代動力學

維庫溴銨藥代動力學符合二室開放模型。血漿吸收半衰期約4min,消除相半衰期約31min。平均穩態血藥濃度為0.137μg/ml。靜脈注射後60%~90%與血漿蛋白結合。主要在肝臟代謝,代謝產物的肌肉鬆弛作用很弱。85%經膽汁、15%經腎排出,伴有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清除率下降12%。肌肉鬆弛作用延長32%。於肝功能損害的病人,作用強度及維持時間皆增加。維庫溴銨少量經胎盤轉運,血漿半衰期為31~80min。在體內不蓄積。

適應證

與全麻藥合用,適用於各種手術,也可用於全麻時氣管內插管。

禁忌證

孕婦禁用。對維庫溴銨或溴化物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維庫溴銨對孕婦的安全性尚未結論。由於嬰兒對維庫溴銨較敏感,故恢復時間是成人的1.5倍。未滿月嬰兒不宜使用。兒童不推薦使用。肝硬變、膽汁瘀積或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維庫溴銨時,肌肉鬆弛持續時間及恢復時間延長。

不良反應

維庫溴銨對心血管的作用極小,偶見支氣管痙攣、皮膚潮紅、皮疹、過敏反應。肝硬化、膽汁鬱積或嚴重腎功能障礙者使用維庫溴銨時,肌肉鬆弛持續時間及恢復時間延長。連續使用維庫溴銨達130mg/kg(95%阻滯量的3倍)也未發現有心動過速或動脈壓變化,無蓄積作用,亦無變態反應。

用法用量

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 不可肌內注射,成年人用於氣管插管劑量為0.08~0.1mg/kg;手術中維持用量為0.01~0.015mg/kg,(或靜脈注射補充0.03~0.05mg/kg)根據需要可重複給藥。與安氟烷或異氟烷合用,可減少前兩藥用量的20%~30%。1~10歲兒童初始劑量可稍增,重複給藥的間隔時間也可酌情縮短;10~17歲與成人同樣處理。

藥物相互作用

維庫溴銨與氟烷、乙醚、硫噴妥鈉、甲氧氟氟氟烷、氯胺酮、芬太尼、利尿劑、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多肽類抗生素、鹽酸硫胺、奎尼丁、魚精蛋白、甲硝唑等聯合應用,使藥效增強。與新斯的明、騰喜龍、吡啶斯的明、苯妥英鈉、卡馬西平聯合應用,使藥效降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