絹毛點地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絹毛點地梅 |
中文名:絹毛點地梅 拉丁學名:Androsace nortonii Ludlow ex Stearn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菫菜目 科:報春花科 屬:點地梅屬 種:絹毛點地梅 中國特有:否 引種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
絹毛點地梅(juàn máo diǎn dì méi),學名:Androsace nortonii Ludlow ex Stearn,是報春花科點地梅屬植物,植株由着生於根出條上的蓮座狀葉叢形成疏叢。生於多礫石的山坡,分布於我國西藏和尼泊爾部分地區。 [1]
絹毛點地梅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株由着生於根出條上的蓮座狀葉叢形成疏叢。根出條棗紅色,初被柔毛,漸變無毛,節間長0.5-2.5厘米。
蓮座狀葉叢直徑1-2厘米,基部具殘存的枯葉;葉3型,外層葉線狀長圓形,長4-5毫米,寬約1.5毫米,早枯,褐色,近先端及邊緣被毛;
中層葉匙形至線狀倒披針形,長4-7.5毫米,寬0.75-1.5毫米,先端鈍,綠色,除漸狹的膜質基部外,密被長1.5-2.5毫米的白色絹絲狀長毛;
內層葉具柄,葉片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3.5-6毫米,寬2-4毫米,先端鈍,基部短漸狹,下延,兩面被短硬毛;葉柄等長於或稍長於葉片;
着生於新枝端的葉2-4對,長4-5毫米,卵圓形,被短柔毛。花葶細弱,高2-6厘米,被開展的長柔毛;傘形花序2-6花;苞片線形,長2-3.5毫米,被柔毛;
花梗被柔毛,初花期甚短,約與苞片等長,至果期長可達9毫米;花萼杯狀,長約3毫米,密被柔毛,分裂達中部,裂片狹卵形,先端稍鈍;
花冠紫紅色,直徑6-9毫米,筒部長2.5-2.75毫米,裂片闊倒卵形,全緣或先端微具小齒。花期6月。
絹毛點地梅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100-4500米的多礫石的山坡, 林緣石上 。
絹毛點地梅分布範圍
分類文獻
Androsace nortonii Ludlow in Bull. Mus. (Nat. Hist.) Botany 5: 285, t. 35, f. 7. 1976; S. Gould in Hara et Williams Enum. Fl. Pl. Nepal 3: 63. 1982; C. M. Hu et Y. C. Yang in Act. Phytotax. Sin. 24: 222.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