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跡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絕跡種 |
中文名:絕跡種 外文名:extirpated species 學 科:生態工程 領 域:環境科學 釋 義:在地球上原有 分布範圍的一定區域中 不復存在的物種 特 點:在空間範圍意義 上表述物種狀況的概念 |
絕跡種 是指在地球上原有分布範圍的一定區域中不復存在的物種。如虎在中國全國範圍而言為瀕危種,而對華北而言則為絕跡種。是一種在空間範圍意義上表述物種狀況的概念。 [1]
絕跡種定義
絕跡種 是指在地球上原有分布範圍的一定區域中不復存在的物種。如虎在中國全國範圍而言為瀕危種,而對華北而言則為絕跡種。是一種在空間範圍意義上表述物種狀況的概念。
絕跡種瀕危種
瀕危種又稱臨危種。在其整個分布J區或分布區的重要部分,處於有絕滅危險中的分類單位,即將有絕滅危險的物種。這類生物通常稀少,地理分布狹窄,僅僅存在於典型地方和常常出現在有限的、脆弱的生境中。其趨於絕滅可能是因生殖能力很弱,或是其特殊生存環境被破壞,或是由於人類過度開發、病蟲害等原因所致 。
概念與其劃分的標準有關係,是物種受威脅程度的相對描述,在不同的空間和時間尺度上,同一個物種可屬於不同的瀕危類型。但從根本上說,瀕危物種是指在短時間內滅絕率較高的物種,種群數量已達到存活極限,其種群大小進一步減小將導致物種滅絕。
這裡有兩層含義,第一,種群小,或者數量有限;第二是野外數量不增。對野外數量不增的種群,可能意味着數量平衡,也可能意味着種群下降,如果這樣的種又是指小種群,則可稱之為瀕危物種。
絕跡種發展現狀
中國野生動物的瀕危程度是嚴重的。人口數量的增長,導致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大大增加。在最近的150年中,人口數量有1850年的10億增加到2000年的65億,與此相應的物種的滅絕速率也大大增加,在1600-1700年間,鳥類和受累獸類的滅絕速率大約是每10年1種,但在1850-1950年間卻上升到每年1種。
在《斷為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的附錄Ⅰ和附錄Ⅱ名單中,屬於中國脊椎動物的種類和數量分別是79種和39種。許多以前是常見野生動物,現在也已被列入重點保護名錄中.這說明野生動物受到的威脅是相當嚴重的。
目前中國很多珍貴野生動物已經絕跡和瀕臨絕滅,跟據資料已經絕跡的動物有麋鹿、野馬、高鼻羚羊等。白鰭豚也可能已經永遠完成了它們的物種史,而野外生存的華南虎、東北虎、雪豹、野駱駝、鼴鹿、海南坡鹿、梅花鹿、野牛、黑長臂猿、自頰長臂猿、白眉長臂猿、白掌長臂猿、河理、野象、朱鵝、赤頸鶴、揚子鱷、瑤山鱷蜥等二十多種珍稀動物目前已瀕臨絕滅的邊緣。
絕跡種形成原因
導致物種瀕危的原因大致可分為自然和非自然兩種類型 。導致物種瀕危與滅絕的自然原因就是自然界對物種的選擇。一個物種無法適應生存環境的變化(宇宙演化所導致的變化)時,它將滅絕,恐龍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
所謂非自然因素,主要是人類活動所導致的物種瀕危的因素,包括了對棲息地的破壞和對物種的捕殺和過度採伐。隨着人類對物種過度利用的減少,對棲息地的破壞成為當前導致物種瀕危的首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