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絕命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絕命辭》是陳天華寫的一篇文章,內容是什麼,來了解一下吧。   

原文

嗚呼我同胞! 其亦知今日之中國乎?今日之中國,主權失矣,利權去矣,無在而不是悲觀①,未見有樂觀者存。其有一線之希望者,則在於近來留學者日多,風氣漸開也。使由是而日進不已,人皆以愛國為念,刻苦向學,以救祖國,則十年二十年之後,未始不可轉危為安。乃進觀吾同學者②,有為之士固多,有可疵可指之處亦不少。以東瀛為終南捷徑③,其目的在於求利祿,而不在於居責任④。其尤不肖者⑤,則學問未事,私德先壞。其被舉於彼國報章者,不可縷數。近該國文部省有「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之頒,其剝我自由,侵我主權,固不待言。鄙人內顧團體之實情,不敢輕於發難⑥。繼同學諸君倡為停課,鄙人聞之,恐事體愈致重大,頗不贊成。然既已如此矣,則宜全體一致,始終貫徹,萬不可互相參差,貽日人以口實⑦。幸而各校同心,八千餘人,不謀而合。此誠出於鄙人預想之外,且驚且懼。驚者何?驚吾人果有此團體也。懼者何?懼不能持久也。然而日本各報紙,則詆為烏合之眾⑧,或嘲或諷,不可言喻。如《朝日新聞》等,則直詆為「放縱卑劣」,其輕我不遺餘地矣。夫使此四字加諸我而未當也,斯亦不足與之計較。若或有萬一之似焉,則真不可磨之玷也⑨。

近來每遇一問題發生,則群起嘩之曰: 「此中國存亡問題也。」顧問題有何存亡之分⑩?我不自亡,人孰能亡我者!惟留學生而皆放縱卑劣,則中國真亡矣。豈特亡國而已,二十世紀之後,有放縱卑劣之人種,能存於世乎?鄙人心痛此言,欲我同胞時時勿忘此語,力除此四字,而做此四字之反面: 「堅忍奉公,力學愛國。」恐同胞之不見聽而或忘之(11),故以身投東海,為諸君之紀念。諸君而如念及鄙人也,則毋忘鄙人今日所言。但慎毋誤會其意,謂鄙人為取締規則問題而死,而更有意外之舉動。須知鄙人原重自修(12),不重尤人。鄙人死後,取締規則問題可了則了,切勿固執。惟須亟講善後之策(13),力求振作之方; 雪日本報章所言,舉行救國之實。則鄙人雖死之日,猶生之年矣。

諸君更勿為鄙人惜也。鄙人志行薄弱,不能大有所作為。將來自處(14),惟有兩途: 其一則作書報以警世; 其二則遇有可死之機會則死之。夫空談救國,人多厭聞,能言如鄙人者,不知凡幾! 以生而多言,或不如死而少言之有效乎! 至於待至事無可為,始從容就死,其於鄙人誠得矣(15),其於事何補耶?今朝鮮非無死者,而朝鮮終亡。中國去亡之期,極少須有十年。與其死於十年之後,曷若於今日死之(16),使諸君有所警動。去絕非行,共講愛國,更臥薪嘗膽,刻苦求學,徐以養成實力(17),丕興國家(18),則中國或可以不亡。此鄙人今日之希望也。然而必如鄙人之無才無學無氣者而後可,使稍勝於鄙人者,則萬不可學鄙人也。與鄙人相親厚之友朋,勿以鄙人之故而悲痛失其故常,亦勿為輿論所動而易其素志(19)。鄙人以救國為前提,苟可以達救國之目的者,其行事不必與鄙人合也。

鑑賞

在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史上,有這樣一位愛國義士,在中華民族備受欺凌的黑暗歲月,他為了喚醒同胞的愛國之心,在日本自投大海而死。他就是本文的作者陳天華。當他的靈柩運抵長沙時,全城萬人送葬,成為一次巨大的政治示威。這篇《絕命辭》也就是他在1905年12月8日投海前所寫,深深表達了他對國家危亡的憂憤,對祖國振興的期望。

節選部分共三段,從不同層面上體現出作者捨身赴死前深入的思考和拳拳愛國之心。

文章第一部分,作者首先對當時留日學生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在留日學生中,「有為之士固多」,但謀私利者,甚至當漢奸叛徒的也不少。因此他提出要克服留學生自身的弱點,不要「以東瀛為終南捷徑」,而要把「居責任」放在首位。接着他指出在日本頒布「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的形勢下,留日學生一定要同心協力,堅持鬥爭,才是對清朝反動政府和日本帝國主義的有力還擊。這是對當時政治背景的概括,也體現出作者犀利的目光和較高的認識水平。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說明自己之所以選擇身投東海,是為了「為諸君之紀念」,以此震動、喚醒廣大留日學生力除「放縱卑劣」,做到「堅忍奉公,力學愛國」。作者深刻指出,只要中華民族自立、自強,列國豪強就不可能滅亡中國。相反,如果留學生們「放縱卑劣」,甚至投敵賣國,那麼就不僅要亡國,還會滅種了。為了使廣大同胞以此為戒,強烈的愛國責任感和無私投入的革命事業驅使着陳天華作出了以死諫民這樣驚天地、動鬼神之舉,對此,作者表現得那樣鎮靜、坦然,展示了革命義士豪邁的氣概和寬廣的胸懷。在這一部分中,作者還進一步提醒廣大留日青年不要盲目效仿此舉,不要被「取締規則」問題所束縛,作出不必要的犧牲,而應將目光放長遠,去「舉行救國之實」,這體現出作者看問題的深透和預見性,以及他對愛國青年的關懷。

文章第三部分,作者指出「空談救國」是於事無補的,他再次強調自己之所以選擇死,是為了「使諸君有所警動」,勉勵國人要臥薪嘗膽、共講愛國、刻苦求學,「徐以養成實力,丕興國家」。最後,他安慰親朋不要因他之死而悲痛,更不要輕易改變原有的志向,鼓勵後來者通過多種途徑走出救國救民之路。

這篇文章雖然是作者赴死之前所寫,但絲毫沒有惜別哀傷之音,也沒有自我褒揚之辭,而是在平實自然、冷靜客觀的敘述中闡發了救亡的真理,勉勵了彷徨中的學子。通篇結構嚴謹、分析細微深入,愛國之情溢於言表。[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