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製的扇面和詩文(司佳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繪製的扇面和詩文》是中國當代作家司佳麗的散文。
作品欣賞
繪製的扇面和詩文
看到朋友圈裡很多人都在曬自己繪製的扇面和詩文,我便知道又一年秋天近了。畫扇是立秋的習俗,書上記載:「立秋,宜插花,宜聽琴,宜畫扇,調養情致,平心靜氣。」立秋前後,天氣的變化十分明顯,過了立秋,溽暑消退,晚風初涼,風物長宜的秋天就要登場了。
中國人講究「破而後立」,立秋如同一個分水嶺,宣告着夏天的「破」和秋天的「立」,這從屬於兩個季節獨有的聲音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夏日,知了和青蛙平分了晝夜,你在日間聒噪,我在夜裡喧鬧。但是秋風一起,秋蟲紛紛從洞裡爬了出來,雙強對立的局面逐漸演變成群雄割據。相比而言,夜裡的勢力似乎更強大一些,夜幕降臨以後,廚房、書房到處都是「咕咕」「呱呱」、「曲曲」「秋秋」的聲音。它們並不藏身於室內,卻無時不在我們耳邊。而日間,除了人語、車馬之聲,蟬叫漸漸地稀疏起來,直至消失,仿佛它們再也無力鳴噪。這一番強與弱的角力,新與舊的更替,象徵着一個季節的結束和另一個季節的開始。
漢語裡有個詞叫「新秋」,秋天年年都至,但每一年的秋天都是全新的。當時光由初秋轉入深秋,很多小動物紛紛消失了,蝴蝶、蚊子、螢火蟲,雖然偶爾還能聽得幾聲秋蟬,卻是越來越稀、越來越弱。慢慢地,秋風起了,菊花黃了,鱸魚肥了,蟹腳癢了,河邊的草消失了,石頭一塊塊露了出來,霜附在石頭上,便有了「風霜高潔」。
我們素來喜歡用「秋高氣爽」來形容秋天,可見秋天給人的感覺除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的傷感,更多的時候是空曠的、明朗的,宛如打開門見到一室的「窗明几淨」。秋天有很多獨具特色的事物,譬如露珠、楓樹、落葉。「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掛在草尖上的露珠,經風一吹,「啪嗒」一聲,掉落在地上,微微有涼意。「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與「無邊落木蕭蕭下」的肅殺不同,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其他季節的美麗。至於落葉,草木無聲,有時飄零,當蝴蝶飛跑了,它們都變成了沒有翅膀的蝴蝶。
立秋以後,蟲聲唧唧,如夜裡的讀書聲。閒讀之際拾得一個好句:「洗硯之時曾染指,種花以外不低頭。」讀書人清高自許,與秋相仿,不攀附、不低頭,令人激賞。然而到了深秋時節,稻穗深深地埋下了頭,人們也埋下了頭,忙碌起這一年的豐收。與高昂的頭顱一樣,沉穩、謙遜,成了立秋之後的又一道風景。
作者簡介
司佳麗,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