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結緣九零後.致我逝去的青春(金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結緣九零後.致我逝去的青春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結緣九零後.致我逝去的青春》中國當代作家金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結緣九零後.致我逝去的青春

上一集我講到8月24 日,來到廣西南寧愛心螞蟻辦事處,認識第一個人是志願者盧顯橋,廣西壯族人,23 歲,他下樓幫我拿行李,來到三室一廳居家住所的辦公室。辦公室里,一個女生叫施婷婷她在忙碌者。他倆參加工作只有一年多,暑假期間回到辦事處工作,平時在山裡的小學做社工(社工就是社會工作者)。隨後,我看見房門上掛着一面錦旗,上面寫着「用生命溫暖生命」。這是雲南省婦女聯合會頒發給廣西愛心螞蟻組織,為感謝他們在魯甸抗震救災的紀念。眼前就是鮮活的教材,這面旗幟,正是辦公室幾個青年人的故事。我決定先了解他們的經歷,再學習他們的事跡。

辦公室全稱「廣西愛心螞蟻國際志願者團隊」,創始人陳詞。2008 年 7 月 25 日成立。5.12 汶川地震後,陳詞投身災區救援與重建工作,他凝聚愛心資源,關愛山區兒童成長,發展偏遠山區支教,資助貧困學生上學等公益活動。團隊的寓意:愛心螞蟻每一份微不足道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就可以托起一顆巨大的愛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右一盧顯橋、中間陳詞、左一陳永洋

盧顯橋給我講2014年冬天的故事。他們代表愛心螞蟻組織去雲南魯甸地區龍頭山鎮,開始做震後救援工作,隨着地震後的生活狀態逐漸恢復正常,但是小學校沒有開學,一種強烈的責任心,讓他們不舍放棄失學的孩子們就走。於是,幾個年青的志願者留在小學支教,同時做一些心理疏導和安撫工作。

當時,震後的魯甸生活條件十分惡劣,志願者駐地的帳篷,白天是學生教室,晚上是他們的宿舍,就睡在課桌上。夜晚,時有狂風暴雨襲來,令人整夜難眠。每天籠罩在餘震的威脅之下,時常吃的是冰冷的飯菜。可是他們白天依然以良好的心態,快樂的陪伴孩子看書學習,有時候帶領他們做一些勵志的遊戲。

我從盧顯橋的眼睛裡,看到了一個個咬緊牙關的靈魂。二十剛出頭的青年人,身心飽受着饑寒交迫的磨礪,卻用愛心幫助和感動着災區的孩子們,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來克服重重困難。我問:「有沒有過委屈和害怕的時候。」他說,那時家人惦記、同學關心、自己偷偷的哭過。還好吧,現在想想自己的抗震經歷也是歷練,在那樣不好的環境下,挺過來,頂住危險,活着回來了!

這個壯族大男孩,目光中散發出自信、堅毅和剛強。我確信,他 22 歲參加抗震的這段經歷,完全超出他這個年齡段的青年人所應該承受的經歷和錘鍊。他對我說「活着回來了」時,所表現出來的幸福感和滿足感真切地寫在臉上。他們是用年青的生命陪伴更年青的生命,用年青的生命溫暖更年青的生命,真是值得我佩服!值得我學習!

晚上,我自己買菜,給幾位年輕人改善伙食,以表達我對他們的敬意。晚餐,我把做好的幾道菜和帶來哈爾濱紅腸,湊成6道菜一起擺上簡陋的小飯桌上,招待令我敬佩的90後青年志願者們。用東北人的講究,六道菜寓六六大順之意。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使晚餐的氣氛融洽而熱烈。

夜晚涼爽了幾許,從這一天開始,我為這裡命名「青年宿舍」,開始寫支教見聞,記錄支教的每一天,寫到11點停止。內勤的女孩子睡在單人木板床,只鋪一張涼蓆,她說從小到大都是睡硬板床的,有一層鋪蓋的大床留給我住。曾經有人將「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附會為「生命在於折騰」,我笑自己,竟覺得用這句笑談來詮釋我這種人倒是有幾分妥貼。這不,從家裡的席夢思大床,隔一夜的功夫就來睡硬板床,仿佛回到舊社會的感覺。那又怎樣呢?改變不了環境只能改變自己,咱不就是喜歡折騰嗎!

第二天,青年們早晨八點才起床,八點半就開始工作,這是年輕人的節奏

下午,辦公室來了一個高中生叫韋翠鳳,15歲的壯族女孩。她是由「愛心螞蟻組織」資助讀高中的,利用暑假期間打工,為弟弟掙學費,家住在我要去支教的上鎮村。

晚上與我同住一床,給我講述她的家境,爸爸病逝、媽媽改嫁、由於極度貧困,弟弟也不得不過繼給別人家,現在他和90歲高齡的外婆相依為命。這名身世淒涼的好女孩,如果沒人資助是不可能讀高中的,也許會像山裡的其他女孩兒一樣,在山村里結婚生子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她還是幸運的。我鼓勵她說,你一定要堅持讀完高中,上大學可以在學校貸款,畢業後再還貸,將來當一名教師,教書育人,也是對資助你讀書的阿姨一種報答。聽了我的話,她鄭重地點了點頭。

一個星期的時光,這裡沒有電視,少了許多娛樂,還好,與幾個九零後青年人一起工作,生活起居完全同步,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他們個個有一顆赤誠的愛心,做社會服務工作之路很艱辛,更是令我敬佩。他們是:陳詞、盧顯橋、陳永洋、施婷婷、小韋、陳春谷,都成為我的好朋友。我與他們在一起的每一天,十分美好。這是很愜意的事兒,自己仿佛重返20歲的光陰,聊以致我逝去的青春歲月!

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下一集講《我們是「奇葩」》,謝謝大家的聆聽和閱讀[1]

作者簡介

金平 ,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石油國企幹部;2015年去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保安鄉上鎮小學,做一名志願者老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