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結交(張詠)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結交(張詠)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作品名稱:結交(張詠)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張詠

結交(張詠)是北宋官員張詠的作品之一。

張詠(946年-1015年),字復之,自號乖崖,濮州鄄城(今屬山東)人,中國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官至禮部尚書

正文

古人死恨為交難,交心不移誠可歡。

須知暗水生波瀾,壯夫一欲摧心肝。[1]

簡介

張詠(946年-1015年),字復之,號乖崖,諡號忠定,濮州鄄城(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人。太平興國年間進士。累擢樞密直學士,真宗時官至禮部尚書,詩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兩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稱。 他的文集被命名為《張乖崖集》。[2]

張詠是太平興國年間的進士。累擢樞密直學士,歷任著作佐郎、太常博士、虞部郎中等。大中祥符八年 (1015) 卒於陳州理所,被追贈為左僕射,諡號忠定。

張詠的作品有《聲賦》《君溪漁隱叢話》《乖崖先生文集》《張乖崖集》等。[3]

生平

生於晉出帝開運三年,卒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年七十歲。慷慨好大言,樂為奇節。太平興國五年(980)郡舉進士,議以泳為首。有夙儒張覃者未第,詠與寇準致書郡將,薦覃為首。眾稱其能讓。是歲,詠登進士乙科,授大理評事,知崇陽縣。累官樞密直學士。兩知益州,恩威並用,蜀民畏而愛之。詠與寇準最善,每面折准過,雖貴不改。准知陝,詠適自成都罷還,將別,准問曰:「何以教准?」詠曰:「霍光傳不可不讀。」准歸取讀之,至不學無術,笑曰:「張公謂吾矣!」官至禮部尚書。乞斬丁謂、王欽若,章三上,出知陳州。卒,諡忠定。詠著有文集十卷,《宋史本傳》傳於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