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毛青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絨毛青岡 |
中文名:絨毛青岡 學 名:Cyclobalanopsis hypophaea (Hayata) Kudo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目:山毛櫸目 Fagales 科:殼斗科 Fagaceae 屬:青岡屬 Cyclobalanopsis 種:絨毛青岡 分布區域:中國台灣 |
絨毛青岡(róng máo qīng gāng,學名:Cyclobalanopsis hypophaea (Hayata) Kudo)為殼斗科青岡屬下的一個種。產台灣東南部。生於海拔50-1 100米處,最適生海拔是500-800米。 [1]
絨毛青岡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18米,胸徑1.2米。 小枝纖細,被灰白色薄毛。
葉片薄革質,長橢圓狀披針形,長5-9.5厘米,寬1.5-2.3厘米,頂端鈍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中脈在葉面平坦,在葉背凸起,側脈每邊8-14條,纖細,不達葉緣,葉面亮綠色,葉背被緊貼的灰白色絨毛;
葉柄長約0.5-1厘米,扁三角形,密被灰色絨毛。殼斗碟形,直徑1-1.8厘米,高5-8毫米;小苞片合生成7-11條緊密的同心環帶,外壁被灰白色薄毛。
堅果扁球形或寬卵形,直徑1.2-1.8厘米,高1.7-2.1厘米,果臍略凸起,徑5-8毫米。花期12-1月。 [2]
絨毛青岡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0-1100米處,最適合生長色海拔是500-800米。
絨毛青岡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台灣東南部的台東、恆春,在台東富里和成功間的新港山一帶分布較多。 模式標本采自台灣浸水營。 [3]
絨毛青岡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種子失水後壽命很短,應在秋季及時採集飽滿果實取出堅果進行播種,或經篩選後砂藏過冬,次年早春播種。[4]
2、3年生幼樹可出圃造林。由於髮根性較弱,移植成活較為困難,因此以直播為宜。
種源選擇潛力很大,種子繁殖係數較高,一般13年生,胸徑18cm的中齡樹,年產果36kg,淨出種子2kg,可育苗0.27hm2,培育8-10萬株苗木。採種母樹應選擇生長條件較好,樹齡10-25年,樹幹端直圓滿,樹冠整齊勻稱,無病蟲害的優良單株為宜。可根據種子成熟的內外特徵即果穗為褐色,磷片微裂,種仁白色蠟質狀,在12月-翌年1月上旬適時採種。可採用輕擊樹枝或摘果法採收,種子干藏或沙藏。沙藏種子可直播,干藏種子在播前一個月進行沙藏或浸種一晝夜再播效果較好。
1、圃地:
選擇水源方便,稍蔭蔽,土壤深厚肥沃,疏鬆的沙壤土為宜,深耕30cm左右,碎土作床,消毒滅菌,用淡糞水施透1次,施足基肥,按1:3的比例與細沙混合撒播或條播。用細孔篩的細土覆蓋,加蓋薄層稻草, 還可加蓋弓形塑膜小棚。播種量每畝2-2.5kg。播種季節2月中旬-3月上旬。
2、水肥管理:
種子播種後8-10天可出土。此時應控制溫度,待氣溫上升後,再揭去蓋草,當幼苗生長出2-3片真葉時,追施第一次肥;6-8片真葉以後,可追施第二次肥。這期間要經常澆水,保持床面濕潤,苗高8-10cm時,應進行間苗或換床移植。每畝產苗量控制在1.5-1.7萬株左右,高度70cm,地徑0.8cm以上為1級苗。
1、選地:
選擇海拔800m以下的山坡下部及低海拔平原地區,土層厚80cm以上,濕潤的黃紅壤,紫色土、山地紅壤和沖積土以及水網地區等,均可營造台灣水青岡速生豐產林。山地不宜營造純林,應營造台灣水青岡與杉木、馬尾松等針闊混交林,混交比例1:3。
2、造林時間:
1月份為宜。
3、造林密度:
立地條件較好的地方培育大、中徑材、每畝150-167株,穴的規格60×40×40cm,立地條件較差的林地,可適當密植,水庫,河渠護岸林,株行距1.5×2m。
4、基肥:
山地紅壤,用鈣、鎂、磷做基肥,每畝25kg。
1、幼林撫育:
造林後第一年3-4月份進行擴穴培土1次,5-6月和8-9月份各全面鋤草1次,清除萌芽,挖除林地內茅草蔸,第二年再全面鋤草2次,第3年撫育1次。每年冬季可適當整枝。2-3年可鬱閉成林。
2、間伐:
立地條件較好,5-7年鬱閉度達0.7-0.8,林木明顯分化,小徑木株數占25-30%。自然整枝強烈時,進行1次性間伐,每畝砍伐60-90株,伐後保留70-80株,間伐後鬱閉度不低於0.6。立地條件較差的7-8年首次間伐,間伐後鬱閉度不低於0.6。9-13年鬱閉度恢復到0.7-0.8時進行第2次間伐,間伐後每畝保留90株直到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