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經福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經福謙
出生 (1929-06-07)1929年6月7日
江蘇南京
逝世 2012年4月20日(2012-04-20)(82歲)
國籍 中國
教育程度 南京大學
職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知名於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經福謙(1929年6月7日-2012年4月20日),出生於江蘇南京,爆炸力學和高壓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 1952年從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被分配到長春地質學院任教;
  • 1960年到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所工作,歷任科研組副組長、科研室副主任、主任、流體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研究員;
  • 1989年進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先後擔任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顧問;
  •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學部委員;
  • 2001年任西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經福謙在內爆動力學、材料動態性質、高溫高壓物態方程、高溫高壓下的材料物性等領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1]

人物生平

  • 1929年6月7日,經福謙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祖籍江蘇淮陰。抗日戰爭期間隨家西遷,先後就讀於重慶市臨江門小學,江西省九江中學,福建省格致中學。
  •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翌年進入南京市金陵中學。1947年,考入江蘇學院先修班,後轉入數理系學習。
  • 1950年,轉入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
  • 1951年暑假,他參加了由南京物理系組織的赴陝北油田學生暑期實習隊。實習期間,他參觀了古靜肅穆的黃帝陵和革命聖地延安,參加了陝北石油勘探隊和延長油礦的現場實習。他深深感受到偉大祖國的歷史久遠,幅員遼闊,革命老區的純樸民風和欣欣向榮的建設情景,對激發這位年輕學生立志投身祖國建設事業的信念起了很大作用。
  • 1952年9月,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後,被分配到長春地質學院任教,在他進入地質學院時正值該校建院初期,他負責籌建電子學實驗室。
  • 1953年,又負責籌建地球物理勘探系的地震勘探教研室。籌建任務要求他去熟悉那些從未接觸過的陌生專業,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需要。他沒有畏難,通過刻苦學習和勤奮工作,
  • 1954年暑假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 1956年晉升為講師。
  • 1960年7月,到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所工作,歷任科研組副組長
  • 1960年-1963年、科研室副主任、主任
  • 1963年-1970年、流體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研究員(1970年-1989年)。
  • 1989年,進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先後擔任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顧問。
  • 199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學部委員(後稱院士)。
  • 2001年,任西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2]

榮譽表彰

  • 1984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
  • 1991年被批准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專家
  • 1991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稱院士)。

[3]

社會兼職

經福謙是中國力學學會第三、四、五屆理事,爆炸力學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第二屆副主任、第三屆主任,中國物理學會理事會第三屆理事,第四屆、第五屆常務理事,高壓物理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副主任和第二屆主任,他是《力學學報》、《爆炸與衝擊》的編委,《高壓物理學報》的常務副主編。

1987年當選為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

1993年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八屆人民代表。

1994年當選為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物理學會理事、常務理事及高壓物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力學學會理事及爆炸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先後擔任《高壓物理學報》常務副主編,《力學學報》編委等職。

兼任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及博士生導師,四川聯合大學應用物理研究所所長,歷任西南流體物理研究所所長、衝擊波物與爆轟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 [4]

人物評價

經福謙是中國實驗內爆動力學、高壓凝聚態物理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之一,對發展中國高能量密度聚能系統設計技術和衝擊波極端條件下物質性態研究作出了貢獻。

經福謙對科研的要求是不斷創新。他雖然擔負着繁重的領導工作和社會工作,但仍堅持孜孜不倦的學習,廣泛檢索和調研資料,了解本專業的最新成就和進展,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基礎性研究工作的設想。

經福謙的治學態度刻苦、嚴謹。為了完成繁重的研究任務和從事研究著述,他幾乎獻出了全部業餘時間和假期。他對科研報告和學術論文要求十分嚴格,對文章逐句修改,對數據逐個核實,對結論反覆推敲。平時,他十分強調加強科技人員的基本功訓練,提高理論分析和表達能力,端正科學研究學風。

經福謙忠於發展祖國的科學事業,執着於他所認定的方向,堅韌不拔,頑強奮鬥。 [5]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