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經濟換匯成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經濟換匯成本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隨着社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經濟換匯成本分析評價項目實施後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進而判斷其產品應否出口的指標。當有產品直接出口時,應計算經濟換匯成本。

經濟換匯成本的說明

經濟換匯成本是用貨物影子價格、影子工資和社會折現率計算的為生產出口產品而投入的國內資源現值(以人民幣表示)與生產出口產品的經濟外匯淨現值(通常以美元表示)之比,亦即換取1美元外匯所需要的人民幣金額,是分析評價項目實施後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進而判斷其產品應否出口的指標。

計算出來的經濟換匯成本(元/美元)應與影子匯率對比。只有當經濟換匯成本小於或等於影子匯率時,項目產品出口才是有利的。其中,影子匯率是指能正確反映外匯真實價值的匯率,即外匯的影子價格。

經濟換匯成本和經濟節匯成本的比較

經濟換匯成本和經濟節匯成本是兩個相似的指標。

經濟節匯成本是指用於分析評價項目實施後其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進而判斷其產品是否應出口或進口的指標,也是項目生產出口產品或替代進口產品時,用影子價格、影子工資和社會折現率計算的為生產而投入的國內資源現值(以人民幣表示)與產出品的經濟外匯淨現值(通常以美元表示)的比值,即獲取1美元淨外匯收入或節省1美元耗費所需消耗的國內資源價格(人民幣元)。

術語解釋

直接出口,是指企業不通過國內中間商(機構),直接將產品銷往國外客戶。

換匯成本,是指某出口商品換回一單位外匯需多少元本國貨幣(人民幣)成本。換言之,即用多少元人民幣的「出口總成本」可換回單位外幣的「淨收入外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