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終止電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終止電壓
圖片來自美圖

終止電壓是指電池放電時,電壓下降到電池不宜再繼續放電的最低工作電壓值。不同的電池類型及不同的放電條件,終止電壓不同。

定義

由製造商規定的放電終止時電池的負載電壓。根據不同的電池類型及不同的放電條件,對電池的容量和壽命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規定的電池放電的終止電壓也不相同。[1]

終止電壓示例

以12V的鉛酸蓄電池為例,按照國家技術標準,電池每個單格的終止電壓為1.75V,因此12V系列電池的終止電壓為10.50V,意為電池的放電電壓達到10.50V時,必須終止繼續放電操作。同理,16V系列電池的終止電壓為14V。[2]

繼續放電就會造成電池過放電。因此我們的電動車控制器也設置了欠壓保護電路。就是起保護電池,防止過放電的功能。比如48V的電動車,它的欠壓保護值就是42V,60V的電動車欠壓保護值為52.5V。即電池塊數乘以10.5算出的就是該車的欠壓保護值。

過放電

那麼什麼是過放電。當12V系列的單只電池靜止電壓小於10.5V,16V系列單只電池靜止電壓小於14V,且電池不存在斷路的現象,就可以判斷為過放電。

哪些情況放造成過放電呢?長時間的存放,存放期間沒有進行充電,這樣電池慢慢損耗,最後會出現遠低於10.5V的情況。有些甚至會充電不進。這種情況屬於人為因素,也是電池過放電最常見的一種,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另外的過放電就是忘了將電源關閉,車輛的燈光系統一直處於工作狀態,雖然控制器有欠壓保護功能,但它只會在達到欠壓保護時斷開給電機供電,而其他耗電小的會繼續供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