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終南,終南(姜鴻)

終南,終南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終南,終南》中國當代作家姜鴻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終南,終南

與終南的相遇,是與草木的遇見。

草木幾乎占據了終南的每一寸領地,即使岩縫裡也有草木頑強的身影。它們是終南山的主人,它們稠密的身影覆蓋了終南山的泥土,成為終南山綠色的容顏。草木的各種芳馨的氣息混雜在一起,成為終南山獨有的氣息。這種氣息瀰漫了終南山及其周圍,使終南山成為一個強大的氣場。這是一個能讓內心感到安靜與溫暖的氣場。草木春生秋凋,它們年年如此的貞靜與從容,使前來朝拜終南山的人們的奔跑的心停駐下來,聆聽草木無聲的語言。終南所在,心之所系。

春天的時候,是終南山最活潑的時候。白雪覆蓋、嚴寒肅殺的冬過去了,沉寂了一冬的種子開始萌發。山中潛伏的千軍萬馬在春風的號角中,按捺不住熱血的澎湃與生命的律動,沖將出來。春光一刻值千金,綠的力量聲勢浩大,終南山在春天的每一天都在不動聲色地變化着自己的容顏。當嫩嫩的綠毛茸茸地拱出地面,綠的顏色便一天比一天清晰起來,一天比一天濃重起來。山中的空氣也伴隨着綠的茁壯而變得日益清新。置身于山中,感覺到自己的五臟六腑都被這綠清洗過了,洗去了紅塵的污濁,變成一個眉目清爽、內外通透的自己。

春天的時候,就到終南山看一顆種子的發芽吧。看看一個生命的萌動與成長,是多麼自然、微妙與美好的事情。看這顆種子頂着小小的殼,一點一點地衝破泥土的封鎖,一點一點地舒展成葉子,生命的成長就是需要這樣的耐心與堅韌的。彼時鳥兒在枝頭婉轉地叫,她的歌聲無論你聽見或不聽見都是春天裡很美的點綴,是春天裡吉祥安寧的聲音。

一棵植物就這樣在春天裡安靜地生長。它的綠葉和枝幹伸展向花朵的綻放和果實的成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株植物以自己短暫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繁榮與凋落,詮釋了春夏秋冬的意義。

萬千的植物匯聚成終南山的綻放。野花的綻放是最富有生機與活力的,何況是漫山遍野的綻放。終南山的盛開是此起彼伏的延綿的海洋。每一棵草都會開花,春天的時候去終南山看花開吧,看看植物們是如何不辜負韶光、不辜負生命的。每一棵植物都是沉默的箴言,它給人生命的啟迪。

盛開是為了結出果實。朵朵鮮花的笑臉迎向了金秋時節。當秋風閃動着金色的羽翼飛掠過天地萬物的時候,花朵就隱身在了累累的碩果中。秋天的終南山是最富有的時節。高掛枝頭的果實無聲地訴說着光陰的含義。當你在時光中默默成長,生命總是會給你驚喜、收穫與感動。

當然,每一棵植物都要經過冬的寂寥、孕育與等待。耐得住寂寞與孤獨,這是生命必經的過程。雪後的終南山,有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寂靜的遼遠與空闊。在其中悄悄孕育的不僅是來年的生機,還有思想與智慧。

日月是終南山無聲的陪伴。晝夜交替、日升月落的恆常,給人世間溫暖安詳的撫慰。陰晴雨雪的四時天氣哺育着終南山,歷煉着終南山,使終南山在光陰流轉中日益豐富着它的內涵,煥發着日益明亮的光輝。陽光給予恆久的溫暖和能量,月光則給予終南山澄澈的胸懷和朦朧的意境。終南山在日與月的交相輝映中成為人們心目中光明的所在。

自古以來,終南就矗立在文人墨客的心中。起伏連綿,蔥鬱蒼翠。煙籠霧罩,迷離美好。通往終南的路,其實是通往自己的路。無論山高路遠,無論荊棘密布,無論豺狼出沒,總有痴迷而勇敢的跋涉者。跋山涉水,披荊斬棘,只為找到那個初初美好的自己,找到自己清明如月的內心。生命里埋伏的喧囂太多,嘈雜淹沒了心跳的聲音,就會迷失自己,就會走上紛亂的歧路,找不到生命的出口。被圍困的生命猶如失去了自由的鳥雀,被困擾的不僅僅是屬于飛翔的翅膀,還有那顆充滿渴望的心。在十面埋伏的生活里,我們不得不與自己時時進行廝殺。遠方的終南,於是成為誘惑,成為生命的出口,成為精神的歸宿。

對於終南山的膜拜與嚮往,其實是人們的精神之旅的跋涉。客觀與主觀的衝突,現實與理想的悖逆,自古以來就在困擾着物質與精神雙重世界中的人們。對於和諧的精神世界的探求就成為永恆的求索。道教其實是人們生命之樹上懸掛的精神的碩果,是人們智慧的結晶。能主宰自己生命的只有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神明。而精神世界的撲朔迷離,則成為一個個生命個體艱難求索的接力。

[1]

作者簡介

姜鴻,中學高級教師,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1991年開始發表作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