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葉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線葉菊
線葉菊,別名西伯利亞艾菊、兔子毛、兔毛蒿、疔毒花、驚草、荊草,拉丁文名Filifoliumsibiricum(L.)Kitam.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菊科中葉菊屬內的物種之一。味苦,性寒。以全草入藥。避光密閉保存。夏、秋季採收,陰乾。分布於我國東北、內蒙古及河北,蒙古北部,俄羅斯。
目錄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粗壯,直伸,木質化。莖叢生,密集,基部具密厚的纖維鞘,高20-60厘米,不分枝或上部稍分枝,分枝斜升,無毛,有條紋。基生葉有長柄,倒卵形或矩圓形,長20厘米,寬5-6厘米,莖生葉較小,互生,全部葉2-3回羽狀全裂;末次裂片絲形,長達4厘米,寬達1毫米,無毛,有白色乳頭狀小凸起。頭狀花序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花梗長1-11毫米;總苞球形或半球形,直徑4-5毫米,無毛;總苞片3層,卵形至寬卵形,邊緣膜質,頂端圓形,背部厚硬,黃褐色。邊花約6朵,花冠筒狀,壓扁,頂端稍狹,具2-4齒,有腺點。盤花多數,花冠管狀,黃色,長約2.5毫米,頂端5裂齒,下部無狹管。瘦果倒卵形或橢圓形稍壓扁,黑色,無毛,腹面有2條紋。花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主要生于山坡、草地。在山地及丘陵石質地上,主根僅可伸入土中30厘米左右,側根較發達。線葉菊屬於溫帶耐寒的中早生多年生草本,性喜濕潤,能耐寒冷,為山地草原的重要建群種。在森林草原地帶,線葉菊草原是分布廣泛的優勢群系,見於低山丘陵坡地的上部及頂部;在典型草原地帶則限於海拔較高的山地及丘陵上部。
分布範圍
產於我國東北、內蒙古及河北,蒙古北部,俄羅斯、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西部和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西藏;生于山坡灌叢草甸、林邊草地或濕潤草地,海拔1800-4800米。哈薩克斯坦(中亞)、塔吉克斯坦(帕米爾)、吉爾吉斯斯坦(天山)、蒙古西部、阿富汗、克什米爾地區、尼泊爾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西喜馬拉雅山。 Ivanova (1939) 以中亞地區標本為模式命名的K. capilliformis Ivan.是以小堅果卵狀橢圓形,長為寬的1-1.5倍為主要鑑別特徵與本種的小堅果狹橢圓形,長為寬的2-2.5倍相區別。T. V. Egorova (1967) 在Plantae Asiae Centralis (3) 一書中指出這兩個種的主要區別性狀為:本種的雌花鱗片棕褐色或淡褐色,有白色膜質邊緣,先出葉長4-5毫米,易脫落,小堅果長3.3-3.5毫米;K. capilliformis的雌花鱗片為栗色,無白色膜質邊緣,先出葉長2.5-3.2毫米,不易脫落,小堅果長2.5-2.7毫米。作者依據上述兩位學者所列出的這兩個種的鑑別性狀,反覆將產於我國新疆的標本與產於甘肅和青藏高原等地的標本作比較,發現上述諸性狀的變異幅度極大,在形態上表現為明顯的連續性。在地理分布上,它們的分布區也是連續的。所以作者認為這兩個種應予合併。
栽培技術
線葉菊是多年生軸根牧草,,5月中、下旬開始萌動,7月開花,8月上旬果實成熟。9月中、下旬霜凍來臨,瘦果脫落,葉片變紅,植株開始枯萎。根系不發達。 線葉菊的自然更新主要靠種子繁殖,通常於7~8月份雨季到來後出現大量線葉菊幼苗,但保存率很低,絕大多數幼苗越冬之前死亡。個體發育十分緩慢,一般在15~20年後,才首次開花結實。據報道,線葉菊的壽命最長可達130年以上。
主要價值
飼用價值
線葉菊為中等或劣等飼用植物。青鮮狀態一般不為家畜所採食。當秋季霜凍後,植株變成紅色或暗褐色時,馬、羊才開始採食。冬季和早春家畜也不樂食。枯草期的莖葉非常脆弱,易於折碎,因而不宜調製乾草利用,利用率較低。植株質地較粗糙,營養價值低劣,在營養期內雖含有較多的粗蛋白質,粗纖維含量也低,但因適口性差,顯得品質低劣。霜後,植株呈紅色時,適口性才有所改善。
藥用價值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實驗證明,兔毛蒿全成分、水煎液(母液)和純揮髮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高度抑菌作用,對乙型鏈球菌、傷寒桿菌、福氏痢疾桿菌中度敏感,對肺炎鏈球菌、綠膿桿菌等均不敏感,對青黴素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仍有較好的抑菌作用。抑菌作用以葉最強,根無抑菌作用。分離出的兔毛蒿素、聖草素和傾皮萬壽菊素 3,6-二甲醚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可分別為125μg/ml。 62.5μg/ml、250μg/ml。
2.鎮靜作用:全草煎劑(1:1)分別以5ml/kg、20ml/kg給小鼠、廣西猴口服,均表現出鎮靜作用。兔毛蒿地上部分水煎劑分別以1/6 半數致死量(11.8g/kg),1/3半數致死量(23.6g/kg)劑量給小鼠腹腔注射,均有鎮靜作用,並均可顯着協同戊巴比妥鈉的催眠作用。
3.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2.5%濃度水煎劑可使離體蟾蜍心臟收縮減慢減弱,該抑制作用可被10μg/ml腎上腺素對抗,由2μg/ml乙酰膽鹼增強。100%兔毛蒿給蟾蜍靜脈注射0.2-0.4ml,也有抑制心臟的作用。麻醉兔靜脈注射100%兔毛蒿,發現兔毛蒿有短暫的呼吸興奮、血壓下降和心率減慢作用。急性中毒可導致呼吸循環衰竭,而以心血管系統損害為主。
4.其他作用:小鼠腹腔給予1/5半數致死量(即14.2g/kg)的水煎劑在氨霧法中有明顯鎮咳作用。灌胃給予2/5 半數致死量的水煎劑,在酚紅排痰實驗中無祛痰作用。腹腔給予1/3 半數致死量對噴霧2%乙酰膽鹼10秒豚鼠有顯着平喘作用,l/5半數致死量劑量對噴霧15秒者無效。1%-2%兔毛蒿水煎劑對兔離體腸管有直接抑制作用。0.5%濃度對未孕家兔離體子宮有短暫的興奮作用。 [1]
化學成份
含揮髮油約0.3%,其中烴類成分5種,含氧成分6種。黃酮類成分:聖草素(eriodictyol,槲皮萬壽菊素-3,6-二甲醚(3,6-dimethoxyquercetagetin),兔毛蒿素(filifolin)。還含三萜皂甙酸性成分,糖及糖類。
毒副作用
序貫法測得小鼠口服煎劑(1:1)的半數致死量為520ml/kg,靜注揮髮油飽和水溶液的半數致死量為 840ml/kg。寇氏法求得小鼠腹腔注射水煎劑的95%平均可信限半數致死量為70.78±6.36g(生藥)/kg。主要急性毒性表現是損害心血管系統。 家兔亞急性毒性實驗未見異常。針劑無溶血現象。 副作用主要是初敷疼痛,故以與止痛劑合用為宜。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安神,調經。主高熱,心悸,失眼,月經不調,癰腫瘡瘍。 清熱解毒,抗菌消炎,安神鎮驚,調經止血。主治傳染病高熱,內服對心跳、失眠、神經衰弱效果顯着,對月經過多,月經不調也有一定療效。外用治腫癰,臁瘡(下肢慢性潰瘍)、中耳炎及其它外科化膿性感染疾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熬膏敷。 5錢,水煎服。外用以全草製成膏劑外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