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向併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縱向併購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術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詞解釋
縱向併購,指的是生產過程或經營環節密切聯繫、相互銜接的企業之間,或者具有縱向協作關係的專業化企業之間的併購。縱向併購的企業之間是供應商和需求商之間的關係,而不是直接的競爭關係。
其中,專業化企業是指在技術、產品、服務、市場等環節具有高度的獨特性、差異性、市場認同性,從而具有市場獨占性、反應快速、競爭優勢明顯、利潤最大化的商業運作模式。
併購的內涵非常廣泛,一般是指兼併和收購。併購指的是兩家或者以上的獨立企業、公司合併組成一家企業,通常由一家占優勢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兼併也稱為吸收合併,即兩種不同事物,因故合併成一體。
縱向併購的好處與壞處
一、縱向併購的好處:
1、有利於協作化生產,加強生產過程各環節的配合。
2、加速生產流程,縮短生產經營周期,節約運輸、倉儲和能源消耗水平等。
3、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節約通用的設備費用。
二、縱向併購的壞處:
企業生存發展受市場因素影響較大,容易導致「小而全、大而全」的重複建設。
縱向併購與其他併購的區別
按併購方與被併購方所處的行業相同與否,包括縱向併購、橫向併購、混合併購。
(1)縱向併購:是指在經營對象上有密切聯繫,但處於不同產銷階段的企業之間的併購。
(2)混合併購,是指處於不同行業、在經營上也無密切聯繫的企業之間的併購。
(3)橫向併購:是指併購方與被併購方處於同一行業。
縱向併購理論
縱向併購是指與企業的供應廠商或客戶的合併,即優勢企業將同本企業生產緊密相關的的生產、營銷企業併購過來,以形成縱向生產一體化。縱向併購理論的核心問題是資產設備的特定性,即企業某一資產對市場的依賴程度。企業併購理論認為,企業併購是現代經濟生活中企業自我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資本經營的重要方面。
參考文獻
- ↑ 中國專門創製文字的民族:千人從遼東遷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
- ↑ 見證殷商歷史 走進中國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