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納稅年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納稅年度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術語。

漢字,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1]。千百年間,它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的發展[2]。從記錄的工具到藝術的載體,它的身上,傾注了無數先人的心血。

名詞解釋

納稅年度是稅法對於按年計算徵收的稅種規定的計算徵稅的起止日期。確定使用納稅年度是為了明確劃分納稅人生產經營所得的所屬時期,合理正確地計算徵收所得稅。

納稅年度起止日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三條,企業所得稅按納稅年度計算。納稅年度自公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十二個月的,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

企業依法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間作為一個納稅年度。

納稅年度與納稅期限的區別

納稅年度是稅法對於按年計算徵收的稅種規定的計算徵稅的起止日期。而納稅期限是稅法規定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發生納稅義務或者扣繳義務以後向國家納稅款或者解繳稅款的期限。納稅期限是根據納稅人的生產、經營規模和應納稅額的大小以及各個稅種的不同特點確定的,包括納稅計算期和稅款繳庫期。

納稅計算期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是按期計算,即以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發生納稅義務或者扣繳稅款義務的一定期間作為納稅計算期。如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納稅計算期屆滿以後,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即應繳納應繳的稅款。

二是按次計算,即以納稅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次數作為納稅計算期,一般適用於對某些特定行為的徵稅或者對臨時經營者的徵稅,如印花稅、契稅等稅種多在納稅人發生納稅義務以後按次計算應納稅額。

由於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對納稅計算期內所取得的應稅收入、應納稅款、代扣代收稅款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結算和辦理繳稅手續,所以,稅法規定了稅款的入庫期限,即稅款繳庫期。稅款繳庫期是指納稅計算屆滿以後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報繳稅款的法定期限。如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以1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

納稅年度與會計年度的區別

納稅年度是指對納稅人滿12個月的生產經營所得計征所得稅所確定使用的一種年度。而會計年度是以年度為單位進行會計核算的時間區間,是反映單位財務狀況、核算經營成果的時間界限。

區別體現在:

納稅年度,是按照收付實現制確定的,即哪一年度繳納的稅,就是哪一個納稅年度的稅收。

例1:某企業1月1日開業,則該企業的納稅年度就是2月1日起至次年的1月1日。

例2:某企業在5月1日開業,則該企業的納稅年度就是6月1日起至次年的1月31日。

例3:某企業在7月31日開始停業,則該企業會計年度就是2月1日起至8月31日。

會計年度是按照權責發生制確定的,即公曆1月1日至12月31日。

例1:某企業1月1日開業,則該企業的會計年度就是1月1日起至當年的12月1日。

例2:某企業在5月1日開業,則該企業的會計年度就是5月1日起至12月31日。

例3:某企業在7月31日開始停業,則該企業會計年度就是1月1日起至7月31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