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腐(宋林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紅豆腐》是中國當代作家宋林浩的散文。
作品欣賞
紅豆腐
年前,哥哥的朋友送給他一罈子紅豆腐,他很是激動,見人就說這很正宗。一塊塊紅豆腐用白菜葉緊緊包裹着,在罈子里碼得整整齊齊,像一罈子翡翠,和小時候媽媽給我們做的一樣,讓人喜歡。但是好像想品嘗的人並不多,最終不得不讓我把剩餘的打包回家,原因是我媽只看上這個罈子,它不大不小,打算起個酸菜罈子。
當然,它之所以不受待見,還有個原因是班門弄斧,我媽不說是做紅豆腐的專家,至少也是個行家,說別人的正宗,那我媽做的該怎麼評價?
記得兒時一進入寒冬,我媽就開始忙着做紅豆腐,磨豆子,點豆腐,晾曬焯水的白菜葉。我和哥那時還小幫不上忙,爸爸也基本上幫不上忙。他那時還是鎮上區醫院的臨時工,為了給忙天攢假,農閒時節就天天上班,有時好幾天看不見人。但只要有時間,他就一頭扎進廚房,給媽媽打下手。他們一起包紅豆腐的樣子讓我難忘。
爸爸面前的碗裡倒上待客的好酒,醇香撲鼻;媽媽面前的碗裡裝滿了拌好的調料,紅彤彤的。爸爸先夾一塊發酵好的豆腐在酒里一轉,然後輕輕放入媽媽面前的碗裡,媽媽再把這塊帶酒的豆腐塊在調料碗裡一滾,瞬間這塊豆腐穿上紅衣服。接着,放在晾乾水分的白菜葉上,打包用棕絲紮好,這樣一塊方方正正的紅豆腐就大功告成了。用酒,上料,打包,一氣呵成。看着一塊塊豆腐耍魔術般一會兒變紅,一會兒又變綠,我和哥哥都來了興趣,也要求參加。爸爸說好,讓我們也鍛煉鍛煉。爸爸示範後,我們就上陣了,我負責用酒,哥哥負責上料。可豆腐卻不像剛才那麼聽話,它像活魚一樣在碗中讓我抓不住,勉強抓住,已殘缺不全。哥哥也不順利,他生怕豆腐不入味,用勁在碗裡滾,差點把調料碗翻到地上。爸爸生氣地批評我倆不長眼。媽媽看着嚇傻的我倆,倒沒說什麼,只是讓我們洗手去玩。看他們辛苦包紅豆腐,我們怎能走開,坐在旁邊安靜地看着。也就是認真看過,我雖沒包過,卻對做紅豆腐的過程牢記在心。剛工作那年冬天,我閒來無事時,竟然在單位包起紅豆腐,連媽媽都吃了一驚。我可是在家連一頓像樣的飯都做不好的。
我倆雖說做上不行,吃上那是幹勁十足,一頓飯都能吃好幾塊。為此,我們沒少挨爸爸批評。不過,媽媽常常為我們解圍,她總是安慰爸爸:「吃都吃了,沒啥!豆子自己種的,豆腐自己點的,大不了多做點!」不過,我們還算懂事,再也沒吃太多。紅豆腐不但好吃,還讓我倆吃出趣味。每次吃紅豆腐,包豆腐的白菜葉更是我倆爭搶的重點。吃飯時,媽媽從罈子里才夾出一塊包菜紅豆腐,我和哥哥就已經伸長筷子做好了搶奪白菜葉的準備。可是,哥哥動作太快,「嗖」的一下,菜葉就被他扯走,塞進自己嘴,氣得我直跺腳。看我不高興,媽媽只好又從罈子里夾一塊出來,親自剝下那件綠袍給我放在碗裡。紅豆腐一旦夾出,就沒法放罈子,不及時吃還會變味,但是媽媽還是為我多從罈子夾出這一塊。這件綠袍不僅有菜香還有着紅豆腐的味道,包上飯更好吃,既爽口又有韌勁,香的我只搖頭晃腦,不停地對哥做鬼臉,氣的他只瞪我。一人一片菜葉怎能解饞?趁爸媽不注意,我倆便一起潛入廚房,一個揭罈子蓋,一人夾,剝下綠袍,又迅速地把紅豆腐放進罈子里。時間長了,罈子里沒有外衣穿的紅豆腐塊越來越多了。我倆偷吃的事自然被爸媽知道了。爸爸沒少嘟囔,媽媽卻沒當回事。她只是說:「葉子有點咸,不能多吃;愛吃我明年多給你們包些葉子。」聽媽媽這樣說,爸爸也只好睜隻眼閉隻眼了。媽媽說多包就多包,為了我們這兩隻饞貓,次年紅豆腐真的多做了一半,每塊紅豆腐還真的穿了兩件衣服。
作者簡介
宋林浩,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