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蔥
t010350e715953e7240.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763963&sid=5976730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紅蔥

漢語拼音:hóng cōng
別名:紅蔥頭、小紅蔥、怕波亮[傣語]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止血
主治:風濕性關節痛:鮮全草水煎外洗。跌打腫痛,瘡毒:鮮鱗莖搗爛外敷。吐血,咯血,痢疾,閉經腹痛:鮮全草0.5~1兩,水煎服

紅蔥,中藥材名。本品為鳶尾科紅蔥EleutherineamericanaMerr.exK.Heyne(E.plicataHerb.),以全草、鱗莖入藥。功能主治為: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止血。風濕性關節痛:鮮全草水煎外洗。跌打腫痛,瘡毒:鮮鱗莖搗爛外敷。吐血,咯血,痢疾,閉經腹痛:鮮全草0.5~1兩,水煎服。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紅蔥

別名:紅蔥頭、小紅蔥、怕波亮[傣語]

來源

鳶尾科紅蔥Eleutherine americana Merr. ex K. Heyne (E. plicata Herb.),以全草、鱗莖入藥。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鱗莖卵圓形,直徑約2.5厘米,鱗片肥厚,紫紅色,無膜質包被。根柔嫩,黃褐色。葉寬披針形或寬條形,長25-40厘米,寬1.2-2厘米,基部楔形,頂端漸尖,4-5條縱脈平行而突出,使葉表面呈現明顯的皺褶。花莖高30-42厘米,上部有3-5個分枝,分枝處生有葉狀的苞片,苞片長8-12厘米,寬5-7毫米;傘形花序狀的聚傘花序生於花莖的頂端;花下苞片2,卵圓形,膜質;花白色,無明顯的花被管,花被片6,2輪排列,內、外花被片近於等大,倒披針形;雄蕊3,花葯"丁"字形着生,花絲着生於花被片的基部;花柱頂端3裂,子房長橢圓形,3室。花期6月。

生長環境

生於林邊,河邊。

生態分部

原產西印度群島。雲南各地常見栽培,並常逸為半野生。

分布於遼寧廣西雲南

紅蔥

性味

苦,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止血。

風濕性關節痛:鮮全草水煎外洗。

跌打腫痛,瘡毒:鮮鱗莖搗爛外敷。

吐血,咯血,痢疾,閉經腹痛:鮮全草0.5~1兩,水煎服。

備註

國外經驗,認為鱗莖泡酒服有增強體力作用。[1]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參考資料

  1. 紅蔥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