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緣燈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緣燈蛾 學名:Amsacta lactinea 類屬:燈蛾科 鱗翅目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約25毫米,頭頸部紅色,腹部背面桔黃色,腹面白色。前翅白色,前緣鮮紅色,中室上角有1個黑點,後翅橫紋為黑色新月形,外緣有1-4個黑斑。卵圓球形,淡黃色,產成塊。老熟幼蟲體長約40毫米,紅褐色至黑色,有黑色毛瘤,毛瘤上叢生棕黃色長毛。蛹長橢圓形,黑褐色。   

展翅寬50~67mm。翅膀表面白色,上翅前緣具明顯紅色邊線。雌雄差異在於,雄蟲下翅具2個黑點,雌蟲則有4個。無近似種。[1]

發生規律

北方一年發生一代,以蛹越冬。第二年5-6月開始羽化,成蟲晚間活動,有趨光性,產卵呈塊狀。初孵幼蟲群集取食,遇驚擾時吐絲下垂擴散危害。3齡以後蠶食葉片,使葉片殘缺不全。老熟幼蟲可在各種縫隙中化蛹。   

成蟲出現於4至9月,生活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夜晚具趨光性。[2]

分布與危害

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豆類及大蔥等蔬菜。幼蟲食害葉片。初齡幼蟲群集危害,3齡以後分散,可將葉片吃成缺刻,嚴重時吃光葉片。

防治方法

(1)蔬菜採收後及時耕翻,剷除雜草。   

(2)用黑光燈誘殺成蟲。   

(3)在卵盛期或幼蟲初孵期及時摘出,集中消滅。   

(4)化學防治:儘量選擇在低齡幼蟲期防治。此時蟲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蟲的抗藥性相對較弱。防治時用45%丙溴辛硫磷(國光依它)1000倍液,或國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樂克(5.7%甲維鹽)2000倍混合液,40%啶蟲.毒(必治)1500-2000倍液噴殺幼蟲,可連用1-2次,間隔7-10天。可輪換用藥,以延緩抗性的產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