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十二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紅樓十二層 |
紅袖樓頭夜吹笛,有人牆外聞聲泣。花隨水逝已無春。月伴雲行南存音。一從石破天震驚,贏得星垂海直立。崇光泛彩香遠飄,高燭賃欄影可及。臥茵飲後醉扶歸,枕霞眠罷胭脂墨。相思紅豆記長歌,情不情兮奈我何。
簡介
中文名:紅樓十二層
出生於:天津之郊區
作 者:周汝昌「民七」(1918年)
作者畢業於:燕京大學西語系
基本內容
訪籬移菊來新夢,斜陽舊圃淚滂沱。千古奇文麟待玉,雙星曾不阻黃河。吁決嗟呼。石頭記得身後事,說與人間宇盡訛。研脂小硯芳銘在,證夢題紅痛語多。感慨復淒恰,顏艷仍悲壯。起舞一婆娑,傷懷百惆悵。蚍蜉睨大樹,群兒策毀謗。江河日月曾千劫,李杜文章光萬長。
作者自云:「絳樓十二」,編成付梓,舊文重理,新作偶添,裒然成帙,亦自可存。這可以提供一面「鏡子」,從中照見我這多年來研治「紅學」的軌跡、得失、拓路、升階。「紅學」大師周汝昌先生集畢生研究之心血,終成「紅學」巨著《紅樓十二層》。本書從《紅樓》文化、《紅樓》本旨、《紅樓》女兒、《紅樓》靈秀、《紅樓》審美、《紅樓》自況、《紅樓》脂硯、《紅樓》探佚、《紅樓》真本、《紅樓》索引、《紅樓》解疑、《紅樓》答問等全方位探尋了《紅樓夢》的種種懸案,「給沉冤文海二百數十年的雪芹平反」,還原歷史真相。「閃電般的靈感和嚴密的考證中,沿續着中華文化的一脈心香,雅人深致,引人入勝。」
周汝昌「民七」(1918年)出生於天津之郊區,故以「村童」自呼。求學歷程坎坷,畢業於燕京大學西語系、研究院中文系。當過大學外文系講師、古典文學編輯,現為研究員、教授,是一名綜合性學者、詩人、書法家。曾任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為中國曹雪芹學會、河北省曹雪芹學會名譽會長。治學目標是研尋中華大文化、民族精神的高層次境界與其無與倫比的瑰麗特色。「紅學」則是他的特殊愛好,自號「解味道人」,意為懂得些許「味道」的人--並非「道人」、「居士」之義也。出版了二十多種「紅學」專著,涵蓋各個分支領域,自成一體。其他詩學、文字學等學術文藝論著十餘種。目失明,耳失聰,仍孜孜不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