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棕灰夜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棕灰夜蛾 學名:Polia illoba (Butler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5-17毫米,翅展38-41毫米,頭胸及前翅紅褐色,腹部及後翅灰褐色,前翅環紋和腎狀紋較粗,灰色,外緣隱約可見鋸齒形。端線色濃而粗,曲度平衡。

卵為球形,淡褐色,直徑約為0.3毫米。

老熟幼蟲體長39-43毫米。頭褐色,密布黃色散紋,背線褐色,有黃色圓斑,亞背線棕褐色,有疏散的灰黃色圓斑。胸足黃色,端部黃褐色;腹足暗黃色,端部色稍淺。

蛹長12-15毫米,淺褐色,腹末有1尾棘。[1]

發生規律

該蟲年發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羽化,卵產於葉面或嫩梢上,塊狀,到6月開始食害葉片。幼蟲有假死性,遇驚擾即捲縮身體呈環狀。

分布與危害

紅棕灰夜蛾學名Polia illoba (Butler),別名桑夜盜蟲,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華東等地。除危害月季,還危害薔薇、香石竹、菊花、紫蘇、櫻花、等園林植物。

主要是以幼蟲蠶食葉片,食害嫩莖,造成葉片殘缺不全。

防治方法

(1)冬季翻土,消滅土中蛹,以減少來年蟲口基數,幼蟲初齡期,剪除葉片,消滅幼蟲。

(2)保護和利用天敵。

(3)化學防治:儘量選擇在低齡幼蟲期防治。此時蟲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蟲的抗藥性相對較弱。防治時用45%丙溴辛硫磷(國光依它)1000倍液,或國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樂克(5.7%甲維鹽)2000倍混合液,40%啶蟲.毒(必治)1500-2000倍液噴殺幼蟲,可連用1-2次,間隔7-10天。可輪換用藥,以延緩抗性的產生。[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