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橋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橋鄉政府駐地位於縣城北27公里,海拔2435米。東臨四川鹽源縣,總面積514.31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70全自然村。其中,紅橋、莊房、大栗樹、黃臘老4個行政村在壩區,主產稻穀、玉米。在紅橋壩北面建有蓄水105萬立方米的新文水庫,還建有綠德、干壩子任家灣、東漂落4個小二型水庫,蓄水145萬立方米。水蕖15條,全長25公里,有效灌溉面積10187畝,占全鄉總耕地面積233024畝的30.8%,是全縣主要產糧區之一。主要礦點有金子溝鐵礦點,大水溝煤礦點、水井灣鋁礦點等。[1]

簡介

紅橋鄉屬于山壩結合區,山峰林立,海拔落差高,氣候差異大。農作物在山區以小麥、馬鈴薯、蕎子、燕麥為主,壩區以稻穀和玉米為主。

雲南瀘沽湖省級旅遊風景區必經之地的紅橋鄉,在過去寧蒗木頭財政中挑起半壁江山。今天天然林禁伐後,在黨委政府的積極鼓勵下,依靠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境內森林覆蓋率逐年上升。

紅橋河、拉都河、黃臘老河河流由西向東,河流量大,水能資源豐富,但尚未得到開發利用,僅利用了下游的石丫口電站、拉都河電站和天生橋電站。黃臘老河的水電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境內吉意溶洞風景區至今尚未完全開發利用。金子溝村委會的青龍海至今還是處女地,狗鑽洞的岩溶地貌和秀美的自然風光尚未開發利用。

境內蘊藏的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現探明紅橋鄉的礦產資源有鐵、煤、銀、鉛、錳等。

有鄉中學一所。建有衛生院、獸醫站、林工站、農技站等。[2]

沿革

1956年成立二區,1958年改稱"八二"橋公社。1959年將"八二"寫成"82"向雲南日報社供稿,報社將"82"誤讀成紅字,從此便稱改紅橋公社,1966年改稱東風公社,1969年恢復紅橋公社,1984年改區,1988年改鄉。1997年,面積514.3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轄大梨樹、紅橋、金子溝、莊房、黃臘老、大水溝、石佛山7個行政村。2005年末,全鄉總戶數4716戶,總人口18468人,其中農業人口17606人。

人文地理

紅橋鄉是集漢族、彝族、普米、納西、藏族、傈僳族、獨龍族、怒族等八種民族混居地,各民族大團結,和睦相處,相互通婚的民族鄉之一。歷史上紅橋鄉地處永寧茶馬古道八二勺驛站,馬幫鈴聲時處可聞。今天紅橋鄉地處雲南瀘沽湖旅遊風景區的必經之地。鄉內有黃臘老吉意溶洞風景區、金子溝青龍海。從歷史到今天,各民族都保持着自己的風俗習慣,各民族的文明延續至今,民族服飾、生活習慣和道德文明傳承在這片土地上得到提升或發展。

各民族的居住條件根據自己的習慣不同層次的安居樂業,漢族居住於壩區,彝族、普米居住於半山區或山區,藏族居住於高海拔地區,經濟生活互補,市場經濟各謀的不同層次發展格局。

農村經濟

紅橋鄉到2008年底糧食總產量達到5040噸,比2007年的4920噸增加120噸,增長3%,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620萬元,比2007年的1440萬元增加180萬元,增長12%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78元,比2007年的608元增加70元,增長11% 。[3]

基礎設施

紅橋鄉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關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工程,從而增強我鄉的發展後勁。

堅持不懈地抓好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積極爭取立項和投資紅橋、大梨樹兩村的土地整治項目、紅橋鄉大水溝村委會和平、拉垮三面光工程,同時利用今冬明春儘快修復因災受損的農業灌溉設施,從而增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在交通建設方面,繼續鞏固原有公路的基礎上,加快寧翠公路和金子溝村級公路的建設,同時積極爭取資金和項目修復翠玉丫口至石佛山村委會村級公路的改造工程。

積極爭取項目建設鄉街道文明衛生路,基本實現中級農貿交易市場目標。

繼續加強電信事業建設,在鞏固原有的基礎上建設麥黃臘老村委會移動機站,同時進一步提升程控、移動、數字傳輸網絡,確保上令下傳,下情上達的暢通和信息服務。

人口衛生

2008年紅橋鄉有4233戶,總人口18850人,設有鄉衛生院1個,計劃生育服務所1個,7個村衛生室。鄉黨委政府在積極支持鄉衛生院做好防疫治病的同時,督促鄉衛生院和村衛生所正確處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係,明確服務目標和服務對象,按時完成各項防疫接種和保障工作,並投資5萬元修繕了大水溝村衛生室,認真實施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度,發動群眾積極參加農村醫療合作,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達14140人,參合率達到75%,基本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的問題。

文化教育

紅橋鄉黨委政府在鞏固"普六"成果的基礎上,認真開展了"兩基"教育工程,為實現"兩基"工程,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和全鄉各級幹部,舉全鄉之力,在狠抓入學率、鞏固率、升學率、控制輟學率,加強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上,認真開辦職初班、掃盲班工作,通過兩年的努力,順利通過了上級對我鄉"兩基"工作的評估驗收,同時以"兩基"教育工程實施為契機,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上級的扶持,爭取近40萬元的資金,修建了中學教學樓、學生食堂及各完小的校舍等建設,降低了學校的危房,使教職員工、學生的教學和學習生活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同時去年以來,在全國農村地區全面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繼續對農村貧困地區家庭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活費,使眾多的農村孩子上得起學、上好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