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彩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彩閣又名火麒麟,原產於納米比亞,為灌木狀肉質植物,花期為秋冬季,為多分枝灌木。紅彩閣的莖葉正常情況下為暗紅色,如果光照不足或生長旺盛時期會變綠。紅彩閣的形態為多分枝灌木,分枝全部向上生長。3-4棱,通常3棱,粗4-6厘米、長15-25厘米,但在栽培中分 枝較細而更長。棱緣有堅硬短齒。表皮深綠色有白色暈紋。對生刺紅褐色,0.3-0.4厘米長。在分枝上部每棱上都有卵圓形帶短尖的綠色葉,葉長3—5厘 米,葉質很薄。冬季寒冷時會落葉,翌年5月萌發新葉。

中文學名:紅彩閣

拉丁學名:Euphorbia enopla Boiss.var.enopla

別稱:仙人球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大戟目

科:大戟科

屬:大戟屬

種:紅彩閣

分布區域:非洲

紅彩閣的扦插繁殖方法

紅彩閣的栽培難度並不高,但是光照不足或生長旺盛時其暗紅色會褪去,所以想要紅彩閣更漂亮的話,充足的光照是必不可少的。人工繁殖紅彩閣可以用扦插繁殖的方法,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下具體操作方法。

紅彩閣一般選用扦插的繁殖方法,可挑選健康無病害的植株的側枝或者頂枝,用小刀迅速切下,儘量多留葉片,以利於光合作用的進行。待傷口晾乾,充分癒合之後再進行扦插。或者在傷口處塗抹殺菌粉劑,或在陰涼處晾置3-5天,時間寧長勿短,切下後急於扦插只會提高枝條感染和腐爛機率。[1]

紅彩閣的養殖方法

說起紅彩閣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地方的旅遊景點。其實紅彩閣是一種多肉的名稱,它還有另外一個比較好記的名字——火麒麟。

紅彩閣原產自南非,是一種灌木狀的肉質植物,見過它的朋友都會覺得它長得很像仙人掌。紅彩閣適合擺在溫暖通風的環境生長,比較適宜生長溫度是18~30℃,冬季室溫要保證在5℃以上。下面親農網將從光照、溫度、水分、肥料四個方面來為大家介紹紅彩閣的養殖方法。

光照

絕大多數植物都需要一定的光照,即使不是直射也不能完全沒有光照,在光照不足甚至完全沒有光照的條件下,植物的生長會很受影響。紅彩閣就是一種對光照需求很大的植物,一般都是要讓它進行全天的日照,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如果室外溫度過低,就會把它搬回到房間裡,那就需要放在向陽的地方,這樣才能保持光照充足。但是到了夏天的時候,由於太陽光過強,所以這時候可以給它稍微進行遮擋,防止曬傷了,才能讓它生長更好。

溫度

親農網在上面已經介紹過,紅彩閣來自於南非,自然比較喜歡溫暖的生長環境,所以平時的時候溫度都是維持在25到28度之間最好,但是18度到30度之間的溫度對於的它的生長更有利。到了冬天的時候,溫度必須保持在5度以上最好,這樣有利於順利過冬。

水分

紅彩閣對水分要求很高,澆水時一定要注意。多肉植物如果一次性澆水過多,根部浸泡在水裡的話,很容易導致爛根的出現,紅彩閣也是這樣的。所以我們可以在每次給它澆水的時候,一次性給它澆透了,等到土壤已經完全乾了,還可以進行第二次澆水。如果發現自己的盆土吸水性比較差,不容易被澆透,那麼我們就可以將整個盆子放在水裡面,讓它浸泡一下,浸泡的同時千萬不能讓水漫過盆子邊緣,等到盆子裡土已經都濕透了就可以了。

肥料

紅彩閣對肥料的要求並不是很嚴格,如果發現紅彩閣進入了生長期,生長速度變快了,我們可以對其施加一點肥,注意薄肥勤施的施肥原則。過了生長期,進行平常的養護就可以了,肥料一般是不怎麼施了。

開花

現在網上對紅彩閣的介紹少之又少,很多有意種植紅彩閣的人都想知道,紅彩閣會不會像仙人掌一樣開花。親農網在此可以告訴大家,紅彩閣的科屬為大戟科大戟屬,它的花序也是大戟科植物特有一種花序——杯狀聚傘花序。因此紅彩閣是會開花的,紅彩閣的花小,為黃色,花苞為暗紅色,花期在秋冬季。 [2]

紅彩閣形態特徵

其形態為多分枝灌木,分枝全部向上生長。3-4棱,通常3棱,粗4-6厘米、長15-25厘米,但在栽培中分枝較細而更長。棱緣有堅硬短齒。表皮深綠色有白色暈紋。對生刺紅褐色,0.3-0.4厘米長。在分枝上部每棱上都有卵圓形帶短尖的綠色葉,葉長3—5厘 米,葉質很薄。冬季寒冷時會落葉,翌年5月萌發新葉。 紅彩閣形態基本上同彩雲閣,莖葉都是暗紅色,在光線不足或生長特別旺盛時也可能帶綠色。它的生長速度明顯比彩雲閣慢。紅彩雲閣和彩雲閣均分枝很多,分枝間距很小,垂直向上生長。[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