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崖山水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崖山水庫,位於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下游,處於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的包圍之中,設計庫容1.27億立方米,水庫面積30平方公里,西面依紅崖山而建,其它三面均為人工所築。1979年,被中央電視台列為「中華之最」,被人們譽為「瀚海明珠」;2011年,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主要景點有庫區水面、黑山頭、聚龍廳、泄水閘、蒙古包等。

中文名 紅崖山水庫

別 名 瀚海明珠

地理位置 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下游

地 位 亞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庫

始建於 1958年

壩 高 15.1米 壩 長 8060米

控制流域 13400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1958年,在海拔1750米,相對高度350米的紅崖山,建成亞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庫——紅崖山水庫[1]

景點介紹

紅崖山水庫是民勤縣唯一的水利調蓄工程,澆灌着全縣六十多萬畝耕地,支撐着民勤綠洲的生存與發展,是沙鄉人民的命脈。水滿時節,碧波萬頃,庫底游魚淺翔,水面眾鳥棲戲,大漠環綠水,青山映碧波,令人心曠神怡。山頭是庫區制高點,登上山頂極目四望,別有一番景致。遠處祁連山遙遙在望,雪峰插天,俯視壩內碧波蕩漾,綠浪翻騰,壩外被17.4平方公里的綠化帶擁簇,綠樹成蔭,渠道縱橫,身後沙丘連綿,大漠無邊,唯有人工栽植的2.5萬畝沙生植物默默地與風沙抗爭。大漠深處有黑山古堡遺址,有「紅山隱豹,黑山積雪」等美妙的神話傳說。是融江南水鄉和田園風光為一體的奇特景象和人文景觀。庫內游魚簇簇,野鴨戲水,水鳥穿梭,黑鶴長鳴。庫中有一座沙丘,鳥類時來歇腳,駱駝時來飲水,遊人時來沐浴,駱峰雄姿,天光漠色,都蘊含在水光波影之中。「聚龍亭」是水庫風光的精華所在地,仰視紅崖山巍然屹立,平視庫面碧波萬頃,水天一色。放水時節,河水從輸水洞飛流直下,氣勢宏偉。無論輕波蕩舟,還是觀雁飛鴨鳴,都會使人流連忘返。展覽室以沙盤模型與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了紅崖山水庫四十年的發展歷程。集中展示了各級領導對建庫的關懷與支持,專家、學者及工程技術人員傾注大量心血的寫照,民勤人民勤勞勇敢,戰天鬥地的動人場面,林茂糧豐、防風固沙的累累碩果,發展旅遊的宏偉藍圖。水庫發展史也可以說是民勤綠洲發展史的縮影,也是民勤發展史中輝煌的一頁,是考查研究沙漠水庫建設的珍貴史料,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基地。在水庫大壩下方,原石羊河古道約有三百畝水域,屬大壩排水匯集而成,活水常流,水質優良,清澈見底,有曲折逶迤的河灣景觀,有錯落飛流的人工瀑布。河內魚蝦閒遊,綠葦叢生,河旁垂柳低拂,亭台玉立,疏林、草地、水面、沙丘連成一片,環境幽美清淨,是人們避暑、休閒的好去處。

設計特點

紅崖山水庫設計壩高15.1米,壩長8060米,總庫容量1.27億立方米,庫水面積25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13400平方公里,設計灌溉面積90萬畝。水庫建築有輸水洞、泄洪閘、西壩非常溢洪道等,以蓄水灌溉為主,兼具防洪、養漁、旅遊等綜合利用效能。

視頻

中國24萬人從沙漠挖出紅崖山水庫,相當九個西湖,各國直呼簡直不可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