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塵偶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紅塵偶記》,作 者: 孫亞勝,出版社: 中山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屬小說故事集,共分3編。上編「紅塵誌異」是作者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撰寫的短篇小說(小小說)30篇。這些小說寫作的時間相隔較長,多是對不同歷史時期不良社會現象的揭露和批判,也有對改革開放過程中湧現的富有創新精神的領導和人民的歌頌。中編「民俗故事」則是作者以民間文學家協會會員身份收集、挖掘、整理的民俗故事,共21篇。這些故事多涉及廣東吳川及周邊地區的歷史人物如冼夫人、高力士、林召棠、樑柱等,也有講述地名來歷和人物機智故事的。這些故事具有濃濃的鄉土氣息,表現了傳統文化中百姓的價值觀。下篇「浮生瑣記」 是作者回憶人生點滴片段、身邊人物的散文,共10篇。這些文字記敘了作者成長過程的點滴感受,貴在真實質樸。

小說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1]。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小說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微型小說(小小說)[2]

作者介紹

中共黨員,吳川市第二中學教導處原副主任,吳川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專員,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吳川市民間文學家協會副主席,吳川《民間文學》(不定期刊物)執行主編。主編《吳川民間故事選》(中山大學出版社,2018年),編撰吳川歷史文化叢書之一《吳川逸事》。

參考文獻

  1.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豆丁網,2021-01-14
  2. 微型小說的特點,道客巴巴,201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