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地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地榆
t0180eb57a8f0d8e374.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612932&sid=5825542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紅地榆

漢語拼音:Hónɡ Dì Yú
別名:長柔毛委陵菜、小天青、翻白葉、小管仲、地蜂
性味:味澀,性微溫
功能:澀腸止痢,止帶
主治:痢疾,白帶

紅地榆,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柔毛委陵菜Potentilla griffithii Hook.f.的根。具有澀腸止痢,止帶的功效。主治痢疾,白帶。[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紅地榆

拼音名:Hónɡ Dì Yú

英文名:root of Griffith Cinquefoil.

別名:長柔毛委陵菜、小天青、翻白葉、小管仲、地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fentilla griffithii Hook.f.

出處

始載於《四川中藥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柔毛委陵菜的根。

採收和儲藏

秋、冬季採挖,除去莖葉,洗淨,切片,曬乾。

原形態

柔毛委陵菜 多年生草本,高10-60cm。根粗壯,圓柱形,有時側根較多。花莖直立或上升,被開展長柔毛及短柔毛。基生葉羽狀複葉,小葉2-3對,常對生,稀下部小葉互生;葉柄被開展長柔毛及短柔毛;小葉無柄或近無柄;托葉膜質,褐色,外被長柔毛或脫落近無毛;小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0.5-3cm,寬0.5-1.5cm,先端圓鈍,稀急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缺刻狀鋸齒。上面被伏生疏柔毛,下面被白色絨毛及柔毛,沿脈密生長柔毛;莖生羽狀5小葉或掌狀3小葉,形狀與基生小葉相似,托葉草質,邊緣齒牙分裂或全緣。花兩性;聚傘狀傘房花序,花少疏散;花直徑1.5-2.5cm;萼片5,三角卵圓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副萼片5,披針形、長圓披針形或長橢圓形,比萼片短或近等長,外面被疏柔毛或白色絨毛;花瓣5,倒卵形,稱端下凹,比萼片長1-2倍,黃色,稀白色;花柱近頂生。瘦果光滑。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0-3600m的荒地、山坡草地、林緣及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西藏等地。

性味

澀;微苦;溫

歸經

脾;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

澀湯止痢,止帶。主痢疾,白帶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清熱活血、行氣止痛、收斂止血的功能。[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紅地榆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紅地榆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