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光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紅光樹 |
中文名:紅光樹 拉丁學名:Knema furfuracea (Hook. f. et Thoms.) Warb.)Myristicaceae 別 名:埋好邁、叭佳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毛茛目 科:肉豆蔻科 屬:紅光樹屬 種:小葉紅光樹 |
紅光樹(hóng guāng shù),學名:Knema furfuracea (Hook. f. et Thoms.) Warb.,俗名:梭勒帕莫、叭佳、埋好邁,異名:Knema furfuracea ,是肉豆蔻科紅光樹屬常綠喬木,高達25m。樹皮灰白色,富含紅色樹脂。幼枝密被銹色糠秕狀微柔毛。葉寬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基部心形或圓形。分布於雲南西南部及南部,生於海拔500-1000m處的山坡或溝谷陰濕密林中。 [1]
紅光樹形態特徵
紅光樹是常綠喬木,高10-25米,胸徑20-35厘米;樹皮灰白色;分枝下垂,幼枝密被銹色糠粃狀微柔毛,老時漸無毛,有縱條紋,易開裂。
葉近革質,寬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15-)30-55(70)厘米,寬(7-)8-15厘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通常鈍頭,基部心臟形或圓形,除幼葉背面被毛外,老葉兩面無毛;
側脈24-35對,兩面隆起,第三次小脈近平行,互相網結;葉柄通常密被銹色微柔毛、老時稀無毛,粗壯,長1.5-2.5厘米。雄花大,壓扁狀倒卵形或梨形,長6-7毫米,寬4-6毫米;
花梗長0.7-1厘米;瘤狀總梗粗壯,長約1-1.5厘米,腋生或在落葉腋生出;花和花梗密被銹色絨毛;小苞片着生在近花被基部;花被裂片3,稀4;雄蕊盤幾不下陷,邊緣花葯無柄,10-13枚;
雌花無梗或具極短的梗,從瘤狀總梗上生出,密被微絨毛;花被管長1厘米,圓柱形,基部稍膨大,寬約4毫米;子房卵球形,被銹色絨毛,柱頭頂端分裂為多數的淺裂或淺齒,中間下陷。
果序短,通常着果1-2個;果具短梗,梗長3-5毫米;果橢圓形或卵球形,兩端圓,成熟時長3.5-4.5厘米,寬1厘米,外面密被短的銹色樹枝狀絨毛;果皮厚,達4-5毫米;
假種皮深紅色,頂端微撕裂;種子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2.6(-3)厘米,寬1.2-1.4厘米,兩端圓,種皮脆殼質,不易開裂,干時淡黃褐色,密被不規則的細溝紋;
合點近頂生,下陷,和珠孔一起幾連成一線,珠孔有明顯的孔。花期11月一翌年2月,果期7-9月。
紅光樹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1000m處的山坡或溝谷陰濕密林中。
紅光樹分布範圍
分布於雲南西南部及南部,中南半島和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