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光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光村位於雲和盆地,隸雲和鎮管轄。中共雲和縣委、縣人民政府及其所屬機構均駐紅光村範圍內。轄4個自然村,1992年有村民346戶,1398人,耕地424畝,有山林1340畝。[1]

中文名稱: 紅光村

行政區類別: 村

所屬地區: 浙江省雲和縣雲和鎮

下轄地區: 轄4個自然村

電話區號: 0578

郵政區碼: 323600

地理位置: 雲和盆地

人 口: 1398人(1992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耕地面積: 424畝

行政代碼: 330206006

車牌號碼: 浙B

概況

紅光村位於雲和盆地,隸雲和鎮管轄。中共雲和縣委、縣人民政府及其所屬機構均駐紅光村範圍內。1933年稱新東鎮,轄東街、前巷、縣前、先農壇4個自然村。後併入箬溪鎮,稱縣前鋪、沙冷鋪。50年代為城關鎮第六、七行政街。1961年取紅、勤、巧之意,改名紅光生產大隊。1984年6月,政、社分設,改稱紅光村。1942~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曾一度成為浙江省臨時省會。1984年6月,政、社分設,改稱紅光村。1992年有村民346戶,1398人,耕地424畝,人均耕地0.3畝;有山林1340畝。

社會事業

民藝爭奇鬥豔

除利用業餘黨校、俱樂部、民兵之家、圖書館等陣地,對黨員及廣大村民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外,還堅持"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每年評比"雙文明戶"、"五好家庭",樹立榜樣,同時利用節假日,舉辦既富於教育意義,又有生活情趣、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活動。1989年元旦,在縣文化部門支持下舉辦第一個"農民藝術節",參賽項目有花燈賽、古裝高翹、拔河、象棋、猜燈謎及"拋繡球"等,廣大農民踴躍參加。同年村俱樂部主辦雲和縣首屆風箏節,全縣有9個代表隊、112名風箏愛好者參加比賽,各種動物風箏,爭奇鬥豔,長25米、41節的"東方巨龍"獲得第一名。1991、1992年與鎮人民政府合辦兩屆雲和鎮農民體育運動會。1991年8月1日,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63周年。村俱樂部與民兵之家舉辦西瓜燈燈謎會,70餘盞貼着謎語的荷花燈、熊貓燈、五星燈、猴子燈、鯉魚燈等,吸引了上萬名觀眾前來觀賞。1991年元宵節,村俱樂部發動婦女參加製作"三八"婦女龍燈,打破了幾千年來婦女不可玩板龍的封建傳統意識。

資源

1942年~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曾一度成為浙江省臨時省會。紅光村地勢平坦,近山傍水,環境優美,雲和車站即建在紅光村中心地帶,每天發往杭州、金華、溫州等地的班車達10多個班次。緊水灘、石塘兩個大中型水電站建在雲和,縣內的小水電站也已併入華東電網,具有電能資源優勢。縣境內有獅山象山仙人洞仙姑岩八仙洞龍眼洞、天水洞等遊覽勝地。

經濟發展

村民共同致富

1949年前,紅光村交通閉塞、文化落後、市場蕭條,人民生活貧困。1949年後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生產力,人民政府發動群眾,興修水利,抗旱排澇,封山造林,推廣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農業生產得到發展,到50年代末,糧食畝產從200多公斤上升到400多公斤,上了《農業發展綱要》,70年代畝產達到800多公斤,但仍是單一的農業經濟,生活雖然得到改善,仍處於貧困之中。80年代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達到1000公斤以上,第二、第三產業得到發展。在村黨支部書記張啟華、村長蘭啟明帶領下,村民共同走上致富道路。到1992年底,全村有工業企業7家,工業產值600萬元;商業企業10家,全年營業額500萬元。此外,還有私人汽車7輛、"天目山"三輪車6輛,興辦旅館10家、飲食店5家,從事長途販運5家,泥、木等手工業100多人。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的達300多人,占勞動力總數的50%以上,實行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1987年春,村民李康樂發明鑰匙自動復配機,同年4月在浙江省首屆發明展覽會上獲銀瓶獎,9月產品在中國發明協會第三屆發明展覽會上展出,為雲和縣首次獲得產品專利權;部分村民辦起木製玩具廠,產品遠銷西歐、北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食用菌研究所發展食用菌生產。全村60%以上的農戶在鬧市區蓋起了設備齊全的樓房,1992年村民人均收入1200多元,比1978年增長10倍。

發展集體經濟

70年代初,村級集體經濟基礎薄弱。村幹部的誤工工資也要向生產隊攤派。1978年拿出60元,買了兩件大衣,辦露天停車場,一年收入不足1000元。黨支部、大隊管委會把大隊辦公室改辦為有20個床位的旅館,一年收入5000元左右。1979年向生產隊徵用2600平方米山地,辦起停車場及停車場旅館,增加村級集體收入。1989年村出資5萬元,改造原來的水泥預製場,辦起管道廠。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在大街上到處設攤設點,不僅影響美觀,更不安全。為此,黨支部、村委會與縣城建、工商部門籌資100餘萬元,辦起占地2800平方米,有244個攤位的雲和小商品市場。現在村集體年純收入達15萬元,每年拿出1萬元,以工補農,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為增加集體收入,還將利用地方現有資源,辦一個年產值200萬元的木製玩具廠。

視頻

紅光村相關新聞報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