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綠帶翠鳳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綠帶翠鳳蝶

學 名 :Papilio maackii,為鳳蝶科鳳蝶屬下的一種。

俗 名 : 深山烏鴉鳳蝶[1]

分布地理 : 分佈於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沖繩、佐渡島、種子島、屋久島等。

中國分佈 :四川、雲南、湖北、江西、北京、黑龍江、吉林、河北。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總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科: 鳳蝶科 Papilionidae

屬: 鳳蝶屬 Papilio

種: 綠帶翠鳳蝶 P. maackii

形態特徵

外形並不十分華麗,黑色的翅膀表面滿布藍綠色的鱗片,陽光下閃耀著鮮豔的綠色或深藍色光澤,非常漂亮。

也有人說它是代表日本的美麗蝴蝶。

相較於外形相似的碧鳳蝶,綠帶翠鳳蝶前翅的表面和後翅的背面,多嵌有色彩明亮的色帶,但也有色帶不明顯的。雄蝶的活動範圍十分廣闊,在山頂等處也能看見它的身姿。

常在樹林裡翩翩起舞,吸食杜鵑花等的花蜜。幼蟲主要以椿葉花椒等植物葉子為食。[2]

成蟲

展翅80—130mm,分為春、夏兩型,其體型差別大,春型雌、雄蝶均略小於夏型,夏型體色鮮豔。翅黑色,佈滿藍色和翠綠色鱗片。前翅亞緣具翠綠色的橫帶,被脈紋分成間斷的條帶,與後翅中部藍色的鱗片帶狀紋連接;後翅表面亞外緣的紅色弦月紋清楚,翅反面的金色鱗片多且散佈面積寬。

雄性前翅中室外側具絨毛狀性斑,易於區別。本種近似碧鳳蝶P.bianor,但前翅亞外緣和後翅近亞外緣的橫帶明顯,輪廓清晰。

卵隨著卵的顏色變化,卵內幼蟲逐漸形成,在即將孵出前,幼蟲暗黑色,透過無色的卵殼,可見到幼蟲在卵內蠕動。小幼蟲咬破卵殼,然後逐步擴大孵化孔,當孔的大小可以爬出幼蟲時,就開始往外爬。

一般從咬卵殼到幼蟲爬出卵殼需30min到1h,卵期依溫度不同而有差別。一般春季7—11d(5月,平均溫度為14.3℃),夏季5一6d(7一8月,平均溫度為24.0℃)。

幼蟲

初孵幼蟲體形細小,長3—4mm,黑褐色,呈鳥糞狀。2、3齡後幼蟲為綠色,體長11—28mm,具黃色斑點和條紋。4齡至老熟幼蟲體形較粗大,長41—70mm,圓柱形,綠色,體表光滑。前胸具眼狀斑,前緣中間具臭角,遇敵時翻出體外,臭氣四溢用以退敵,即為警戒色。幼蟲表皮含有幾丁質,但較柔軟,脫皮4—5次化蛹。

在室溫為25℃時,幼蟲期為20—25天。

蛹體表面粗糙,黃綠至暗綠色。正面觀察頭部分開呈叉狀,腹部中部逐漸加寬呈紡錘狀。幼蟲分泌物形成絲狀物,將蟲體末端黏附在寄主植物、石塊或其他植物體上,腰部有1條細絲纏在物體上,被稱之為「 縊蛹 」。

在室溫為25 ℃時,蛹期為7—15天,越冬蛹多在寄主植物或石縫中越冬。

生活習性

綠帶翠鳳蝶的幼蟲在北方主要取食芸香科(Rutaceae)植物黃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綠帶翠鳳蝶在黑龍江1年2代,人工飼養可達4—5代,春型成蟲4—5份出現,成蟲7—8月份出現,以蛹越冬。在發生期內成蟲數量多,以雄性居多,飛行迅速,較難捕捉。

成蟲常沿山路飛行,雄性多群棲於溪邊或山路濕地處飲水,而雌性喜吸食多種花蜜。捕捉到的成蟲多體翅殘破,觀賞及收藏價值大為遜色。人工飼養所得的成蟲外形較完整,製成標本觀賞和商業價值大大提高。

主要棲息

主要棲息於低山地和山地森林中,也在海岸邊的樹林等處生活。

飼養方法

蟲源

幼蟲採集:在野生的寄主黃檗(黃玻羅)上可採集到1、2齡幼蟲,採集低齡幼蟲可減少採集的幼蟲被寄生天敵所寄生。幼蟲常棲息於寄主植物黃檗的葉背或嫩枝上,老熟幼蟲則在寄主樹幹上、附近的植物上或建築物的縫隙中化蛹。

採集幼蟲時要將幼蟲連同寄主葉片一同裝入塑料袋或飼養籠中帶回,而且要選取新鮮的黃檗葉片用於飼養,樹葉的供給數量可根據飼養幼蟲量及蟲齡大小而定。為了便於飼養食料的及時供給,一定要進行寄主植物移植培養。

蛹的採集:綠帶翠鳳蝶的蛹會在寄主植物周圍的枯樹枝上找到,因蛹具有和環境相似的保護色,不易被發現。如發現要連蛹帶樹枝一併採回飼養。採時要觀察蛹體表面是否被其它昆蟲寄生,如發現蛹體表面有小孔,則表示已被寄生,已沒有飼養的價值,就不要採集。

飼養

根據蟲體大小,可購買專用的養蟲盒和養蟲籠。幼齡時飼養的養蟲盒直徑為12cm、高為8cm,並要將幼蟲分盒單條飼養。飼養時先將盒內放入新鮮黃檗的葉片,然後放入飼養的幼蟲,餘下的葉片要放入冰箱裡進行冷藏保存,並要使保存的葉片具有一定的濕度。

飼養中,要經常更換新鮮的葉片,及時清理吃剩的葉片、蟲糞及蛻下的皮,保持飼養籠內的環境清潔衛生。培養最適溫度為25—28 ℃,相對濕度為50%—60%。器內太乾,樹葉容易乾枯,太濕樹葉容易出現霉變,對幼蟲的生長不利。[3]

蛹期養護

老熟幼蟲進入預蛹期即停止取食,此時就開始尋找化蛹的地方,這時要放入幾根15—30cm長的樹枝用於幼蟲化蛹。蛻皮化蛹需要8—13小時,經過10天左右翅膀展開即羽化為成蟲。

羽化時要注意千萬不要移動和接觸蛹體,以使其順利羽化。

羽化時的保護

綠帶翠鳳蝶成蟲羽化多在6—9時,此時陽光充足。羽化時從蛻裂線開裂,頭和足依次伸出,胸、腹部也隨之而出,整個羽化過程蟲體不停地蠕動。這期間切不可觸及蛹與成蟲,否則,導致羽化失敗或蟲體的殘疾。

成蟲鑽出蛹殼的過程約需30分鐘,開始抖動翅膀緩慢爬行一段距離,2—3小時後才能展翅飛翔。此時即可選擇完整的成蟲展翅製成標本,乾燥後製作工藝品;其它的成蟲可放入較大的容器中飼養,放入吸滿蜂蜜和糖水的海綿讓其吸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