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綠島鬼門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綠島鬼門關位於台灣台東縣綠島鄉。綠島鬼門關位於綠島東北部將軍岩後方,為一象鼻形狀的岩石,原本為一條小徑。早期綠島的政治受刑人將其處稱為「鬼門關」,因通越鬼門關隘口即是綠島新生訓導處(綠島監獄1951~1965年關政治犯場所稱呼),受刑人感慨不知何時才能重獲自由,因此將其地稱為鬼門關,頗有蒼涼感嘆之意。綠島鬼門關在1950年代是一條僅容牛車通行的小徑,造型宛如一個象鼻,當地人稱其為「象鼻」,但對政治受難者來說則是一個「鬼門關」,一旦通過這個隘口就會進到生訓導處,象徵生死交關的窄路,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來。[1]


歷史沿革

綠島鬼門關周遭景觀照片來自玩全台灣旅遊網

綠島鬼門關在50年代尚無現今的環島公路,政治受刑人往往要由中寮港上岸,沿著海岸線,走向「新生訓導處」,到達之前必須通過象鼻形狀的海蝕洞,即將進入的受刑人將此洞稱為「鬼門關」。50多年前的綠島監獄稱為新生訓導處,仿造軍營編制,目的是要改造受刑人成為當時反共革命的一份子。由中寮港上岸,通過「鬼門關」,進入「新生大門」接受一連串管訓生活,受刑人往往有許多身分:醫生、律師等知識份子,日復一日的不變生活,為的是有能回故鄉的一天。經過5至20年的刑期服滿後,終於可以踏出「革命之門」,重回新的人生。綠島監獄以不見以往傷痛的歷史記憶,但每個拜訪的人都能感受到當時那股沉重的歷史過往。現今的綠島因獨立的地理位置,鬼門關有的是一片美景和蔚藍遼闊的海洋。[2] 象岩在將軍岩後方,是「綠洲山莊」前方的一個拱形海蝕洞,因為形狀似象鼻而得名,原本是一條小徑,現在則成為獨特的天然取景點。[3]

景點介紹

綠島是海底火山噴發、冷凝而成的島嶼,四周烏黑岩壁,都是火山集塊岩。」手指迎風面的山岩峭壁,高氧旅宿主人高毅這麼說。勁風吹拂下草木呈現焦黃,山頭裸露赤紅色土層,加上全島黑抹抹的火山岩,從遠洋眺望,宛如被火烤過,有人說這是綠島又名「火燒島」的由來。

環島公路尚未開鑿前,象鼻岩又稱為「鬼門關」,早期政治受刑人自中寮港上岸,一定會先經過這個海蝕洞,意取「一旦踏進不知何時才能重獲自由」,這段台灣人權發展史,成為綠島人文印記的一部分。走入人權文化園區,重現一般人不知的勞改管訓生活,從日治時期思想改造,到白色恐怖的肉身監禁,置身歷史場景中,特別有感,也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個場景。[4] 綠島象岩在將軍岩後方,是「綠洲山莊」前方的一個拱形海蝕洞,因為形狀似象鼻而得名,早期是政治犯前往綠洲山莊的必經之地,由於不知何年何月能重返自由,生死交關之下又有「鬼門關」之稱,原本是一條小徑,現在則成為獨特的天然取景點,成為旅人前往綠島的推薦景點之一。[5]


視頻

【外媒探訪「不想去的詭地方」 連綠島當地人都不敢踏進的神秘燕子洞!? Part3《關鍵夜現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