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來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紫來樓 |
紫來樓位於廣東饒平縣樟溪鎮烏溪村,始建於明末,擴建於清初。明嘉靖年間,鍾氏祖先從福建丁洋搬遷至此,創鄉定居。至明末,為保族人安居樂業,以免受兵亂、盜賊之苦,建造了「紫來樓」。後來隨着宗族的不斷壯大,便在清初擴建外圍,名曰「拱賜」,形成二圍土樓。
基本內容
中文名:紫來樓
建造年代:明末清初
保護等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類型:客家土樓
建築者:鍾氏
地理位置:廣東饒平縣樟溪鎮烏溪村
圍樓形制
紫來樓是二環圍土樓,樓二層,高6.8米,土樓大門向東,面積2348平方米,直徑57.4米。共有房屋五十四間(內圍十八間,外圍三十六間,首層為居室,二層為儲備糧草之用),二圍二大門,樓內中心處辟有廣場,場中心有一直徑2米的八卦圖,水井三口(內圍一口,外圍二口),樓內外各有祖廳一間,用於安置祖先神位。各樓房後牆上方均開一槍眼,外圍門二側各開一炮眼,以抵禦外侵。
該樓外牆以灰、砂、土夯築而成,內牆則用田泥,外抹貝灰;其平面為環形,內外環均由多角構成圓形,且內高外低,層次分明;房屋後牆體牆角之間均用鐵鈎連接,堅實牢固;內圍祖廳設置雙層屋頂夾層,可容四十多人藏身,逢危急,可保無恙。
圍樓特點
該樓總體布局與客家土樓相同,既有客家土樓的「八防」特點,又有自身獨 具的建築風格,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研價值。 整樓防禦功能齊全,由於內外樓建造年代不同和主次之分形成內高外低,在潮汕土樓造型中實屬罕見,可謂明清建築藝術完美結合中潮汕土樓民俗文化之精粹,古建築之瑰寶。
圍樓保護
紫來樓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
參考文獻
- ↑ 土樓是什麼地方的建築懂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