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頭麗椋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紫頭麗椋鳥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紫頭麗椋鳥(學名:Lamprotornis purpureiceps)屬中型鳥類,體形大小適中。嘴形幾直而尖,嘴緣平滑或僅上嘴先端具缺刻;嘴須或存或缺如。鼻孔裸露或為垂羽所蓋。翅長適中,初級飛羽10枚,第1枚特短而小;尾羽短,呈平尾狀,尾羽12枚。腳長而強健,前緣具盾狀鱗。雌雄形態相似;幼鳥體羽具縱紋。棲息地是開放的林地和多刺高灌叢地區。主食為植物果實和漿果,亦兼食昆蟲;營巢於樹洞中、土崖壁洞中或裂縫洞中。每年僅秋季換羽。 分布於安哥拉、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等國。

簡介

紫頭麗椋鳥體長17~18厘米,雄鳥體重54~79克,雌鳥體重50~70克,屬中型鳥類。成鳥眼先和額頭是亞光黑色,頭部,下頦,喉嚨和胸部是深而明亮的黑紫色;後枕、翕、背部、上尾覆羽、腹部和側面是藍綠色;尾底部有黑色與藍色的反射光澤;翅膀是閃光的藍色,有紫色外緣;尾巴是黑色與淺紫色。雌雄形態相似;幼鳥煙灰色,翅膀上有一些明亮的斑點。

一般以家族為單位組成4至5隻的小群,集20隻的小群更普遍,偶爾可見超過百隻的大群。在扎伊爾往往與其他物種混群。喜歡在樹木的枝頭活動。由於特殊的鋸齒狀翅膀,飛行時相當嘈雜。這些鳥喜歡在地面跳躍移動或行走。吃水果和漿果等植物性食物,夾竹桃和月桂。亦兼食昆蟲,甲蟲,黃蜂蚱蜢,螞蟻。當一棵樹上有許多水果時,它們會停留很長一段時間,並將吞食的種子播落到地面,從而促進其擴散。

評價

分布於安哥拉、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加蓬、尼日利亞、烏干達。

不確定的分布:貝寧、科特迪瓦、幾內亞。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2]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