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葉生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紫葉生菜

生菜,即葉用萵苣,葉用萵苣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出現了一個變異品種——紫葉生菜。

原圖鏈接
原圖鏈接
原圖鏈接
原圖鏈接
原圖鏈接
原圖鏈接
原圖鏈接
原圖鏈接
原圖鏈接
中文名 紫葉生菜  英文名  purple lettuce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桔梗目 科  菊科
亞科 舌狀花亞科   族  菊苣族
萵苣屬 種  生菜
別稱 葉用萵苣

目前我國栽培的紫葉生菜品種"紅帆",是從美國引進的,它植株較大,散葉,葉片皺曲,色澤美觀,隨收穫期臨近,紅色逐漸加深,不易抽薹,喜光,較耐熱,成熟期早。也可作觀葉花卉盆栽,置於陽台上,即可觀賞又可食用。對人體的好處是助消化,刺激膽汁的形成,涼血,促進血液循環、利尿、鎮靜、安眠,防止腸內堆積廢物,並有抗衰老和抗癌的功能。

紫葉生菜從植物學分類歸屬散葉生菜。為菊科萵苣屬一、二年草本植物,原產地中海沿岸,以葉為主要食用部分,鮮食、熟食皆宜。各地排開播種,分期收穫,已經實現周年供應。紫葉生菜營養價值較高,每100克鮮食部分含蛋白質1.0~1.4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8~3.2克、粗纖維0.9克、維生素A 11000~2000毫克、維生素C4~15毫克、維生素B 10.06 毫克鈣77毫克,還含有碘、氟和鋅等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草本,高25-100厘米。根垂直直伸。莖直立,單生,上部圓錐狀花序分枝,全部莖枝白色。基生葉及下部莖葉大,不分裂,倒披針形、橢圓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長6-15厘米,寬1.5-6.5厘米,頂端急尖、短漸尖或圓形,無柄,基部心形或箭頭狀半抱莖,邊緣波狀或有細鋸齒,向上的漸小,與基生葉及下部莖葉同形或披針形,圓錐花序分枝下部的葉及圓錐花序分枝上的葉極小,卵狀心形,無柄,基部心形或箭頭狀抱莖,邊緣全緣,全部葉兩面無毛。頭狀花序多數或極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圓錐花序。總苞果期卵球形,長1.1厘米,寬6毫米;總苞片5層,最外層寬三角形,長約1毫米,寬約2毫米,外層三角形或披針形,長5-7毫米,寬約2毫米,中層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約9毫米,寬2-3毫米,內層線狀長橢圓形,長1厘米,寬約2毫米,全部總苞片頂端急尖,外面無毛。舌狀小花約15枚。瘦果倒披針形,長4毫米,寬1.3毫米,壓扁,淺褐色,每面有6-7條細脈紋,頂端急尖成細喙,喙細絲狀,長約4毫米,與瘦果幾等長。冠毛2層,纖細,微糙毛狀。花果期2-9月。

生長環境

紫葉生菜是半耐寒性的蔬菜,喜冷涼,忌高溫。種子在4℃時可緩慢發芽,發芽適溫為18~20℃,25℃時發芽率大降,超過30℃發芽受阻。幼苗期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6~20℃,經過低溫鍛煉的幼苗能夠短時間忍受-1~2℃的低溫,能稍耐輕霜。 紫葉生菜喜充足陽光,種子在光下發芽快;反之陰天多,葉形變得小而細長,植株生長細弱。 紫葉生菜喜歡濕潤的環境,不耐乾旱。種子發芽出土時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保持苗床土壤濕潤,有利於種子發芽出土和小苗生長,但不能過干和過濕,以免幼苗老化和徒長。 紫葉生菜對土壤的適應性廣,但以富有有機質、透氣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的沙壤土最適宜。紫葉生菜生長期短,生長速度快,必須有充足的肥料供給,要求有充足的氮肥,同時配合磷鉀肥,苗期缺磷植株矮小,葉片少而且出現葉色暗綠和生長弱,缺鉀影響葉重。

光譜特性

紅葉生菜紫葉生菜綠葉生菜,這3 種葉色生菜光合色素對光的選擇性吸收規律基本相同,均在紫外光區、 藍光區和紅光區有較大吸光度, 且對紫外光的吸收最為強烈。紅葉生菜光合色素在波長為 380nm 可見光處出現一光吸收峰值,且在 380nm 處吸光度顯著高於紫葉生菜和綠葉生菜。3 種生菜光合色素均在紫外光區有最大吸收峰值。。3 種生菜光合色素在可見光的藍光、 紅光區有較大吸收峰值,基本與葉綠素在藍紫光區和紅光區有較強光吸收能力的特性相符。3 種生菜光合色素在 380 nm 處吸光度存在顯著差異, 紅葉生菜 > 紫葉生菜 > 綠葉生菜。這與 3 種生菜花青素含量差異性一致。二者可能存在一定聯繫,即 380 nm 處吸收峰值可能由光合色素萃取液中的花青素造成。研究表明,丙酮也可較好的提取植物中的花青素。 純葉綠素 a 在波長約為 430 nm 的藍紫光處有一光吸收峰值,純葉綠素 b 在波長約為 460 nm 的藍光處有一吸收峰值。但純葉綠素 b 在 460nm 處的吸光度大於純葉綠素 a 在 430 nm 的處的吸光度,3 種葉色生菜總光合色素提取液在吸光度 430 nm 處的吸光度大於 460 nm 處吸光度。這是由綠素 a 和葉綠素 b 占總光合色素比例不同造成的。分離後的純葉綠素吸光度曲線圖中, 葉綠素 a 和葉綠素 b 濃度相同, 但這3種生菜葉片中葉綠素 a 含量約為葉綠素 b 的 3 倍, 濃度較高的葉綠素 a 大幅增加了提取液在 430 nm 處的吸光度,故測得的總光合色素在 430 nm 處的吸光度大於460 nm 處吸光度。 紅葉生菜和紫葉生菜光合色素含量顯著高於綠葉生菜,即紅葉生菜和紫葉生菜光合潛能較高。但這一優勢並未表現在生物量積累方面,可能由紅葉、紫葉生菜光合速率差異造成。3 種生菜在總酚、 類黃酮、 可溶性糖和抗壞血酸含量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但花青素含量紅葉生菜最高,紫葉生菜其次。所以,在營養品質方面, 紅葉勝於紫葉生菜, 紫葉生菜勝於綠葉生菜。

栽培技術

近年來,由於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市場需求與日俱增,特別是大中城市郊區,生菜發展相當迅速。生菜種子小,拱土能力差,可採用育苗移栽,苗齡30天~40天。秋季可在7月下旬到8月.下旬播種,冬季大棚於10月~11月播種,小拱棚2月中下旬播種,地膜覆蓋在3月中下旬播種,露地在4月上旬以後陸續播種,高溫季節可採用遮陽網覆蓋降溫。夏秋季節天氣炎熱,種子發芽困難,浸種後,置於15℃~20℃下催芽,或置於冰箱內保持5℃~7℃的溫度,三五天即可發芽播種。播種後用遮陽網覆蓋,4葉~5葉期即可移栽,株行距為25厘米~30厘米。由於生菜需肥較多,移栽地應先施足基肥,以後看苗追肥,並及時抗旱保持土壤濕潤。

盆栽技術

紫生菜株高25~30厘米,開展度33~ 40厘米。葉長卵圓形,長約25厘米,寬約16厘米,散生,葉緣波狀,紫紅色,色澤美觀、適應性強、抗病。適宜春秋露地及保護地栽培。

紫生菜栽培要點;育苗移栽苗齡30-40天,小苗4-5片時定植,平畦栽培,株行距20-25cm,從定植到收穫,春栽50-60天左右,秋在35-40天左右,定植緩苗後加強肥水管理。

質量指標;純度;≥95.0%淨度;≥96.0%芽率;≥80%

注意事項

1.請將種子存放在陰涼,乾燥處

2.因氣候條件或栽培技術不當造成損失,不負種子價格以外之經濟責任

3.種子表面覆土厚度是種子直徑的1-2倍。

食用方法

紫葉生菜吃法多樣,除烹炒煮湯外,可涼拌蘸醬,也可做冬令火鍋的原料。紫葉生菜以色紫質嫩;株棵均勻;無抽薹,無病斑為上品。若要保存,可用一塊乾淨的濕布,把紫葉生菜裹好,放進冰箱中的一個塑料盒中保存,可以保鮮四五天。

營養價值

紫葉生菜極富營養價值,它含有花青素,胡蘿蔔素,維生素E,維生素B1、B2、B6,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磷、鈣、鉀、鎂等,也含有少量的銅、鐵、鋅、硒。對人體的好處是助消化,刺激膽汁的形成,涼血,促進血液循環、利尿、鎮靜、安眠,防止腸內堆積廢物,並有抗衰老和抗癌的功能。

相關介紹

近年來,由於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市場需求與日俱增,特別是大中城市郊區,生菜發展相當迅速。生菜種子小,拱土能力差,可採用育苗移栽,苗齡30天~40天。秋季可在7月下旬到8月.下旬播種,冬季大棚於10月~11月播種,小拱棚2月中下旬播種,地膜覆蓋在3月中下旬播種,露地在4月上旬以後陸續播種,高溫季節可採用遮陽網覆蓋降溫。夏秋季節天氣炎熱,種子發芽困難,浸種後,置於15℃~20℃下催芽,或置於冰箱內保持5℃~7℃的溫度,三五天即可發芽播種。播種後用遮陽網覆蓋,4葉~5葉期即可移栽,株行距為25厘米~30厘米。由於生菜需肥較多,移栽地應先施足基肥,以後看苗追肥,並及時抗旱保持土壤濕潤。害蟲主要是蚜蟲,病害主要是軟腐病,應及時防治。

紫葉生菜吃法多樣,除烹炒、煮湯外,可涼拌、蘸醬,也可做冬令火鍋的原料。紫葉生菜以色紫質嫩;株棵均勻;無抽薹,無病斑為上品。若要保存,可用一塊乾淨的濕布,把紫葉生菜裹好,放進冰箱中的一個塑料盒中保存,可以保鮮四五天。

飲食禁忌

尿頻、胃寒的人應少食。

參考資料

1.林蒲田. 生菜新秀——紫葉生菜[J]. 湖南農業, 2007(9):13-13

2. 曹華. 紫葉生菜最適合陽台種植的特種蔬菜如何種植[J]. 北京農業, 2015(22).

3. 余意, 楊其長, 趙姣姣,等. 三種葉色生菜光譜吸收特性及營養品質差異研究[J]. 華北農學報, 2013(s1):188-191.

4. 馮廣來. 大棚苦苣—越夏西紅柿—紫葉生菜三種三收種植模式[J]. 農業科技通訊, 2016(2):206-207.

5. 張曉梅, 王海亭. 西寧地區紫色生菜新品種引種比較試驗[J]. 北方園藝, 2014(2):39-40.

6.陽台種菜——紫生菜的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