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納氏鷂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納氏鷂鱝

學名  Aetobatus narinari

命名者 Euphrasen, 1790

英文名 Spotted eagle ray

別名  Aetobates narinari、魴仔、

    燕仔魟(臺東)、花燕子(澎湖)、

    烏燕仔魴(澎湖)、雪花鴨嘴燕魟

觀賞魚/食用魚  否/否

最大體長     330 cm

分類

  軟骨魚 Chondrichthyes

  燕魟 Myliobatiformes

  鱝 Myliobatidae

  鷂鱝 Aetobatus

納氏鷂鱝,體盤寬約為體盤長的2倍;前緣微凸,後緣凹入。吻較短,弧形,前端鈍圓,向頭前下斜,突出於腹面上,吻長約等於體盤長的1/8—1/7 (幼體吻較短)。眼圓形,側位,稍突起;眼徑約與噴水孔徑相等。噴水孔背位,位於眼後。口中大,平橫,口寬小於口前吻長。

鰭腳粗扁,後端圓錐形。背鰭1個,小型;起點距腹鰭終點比其基底長稍小,後端比腹鰭後端前許多。尾細長,約為體盤長之4倍;尾刺1個。

體光滑,背面暗褐色或赤褐色,胸鰭、腹鰭和背鰭上具白色或藍色斑點,吻上和頭上純褐色無斑點;腹面白色,胸鰭和腹鰭後緣暗褐色;尾鰭具暗褐色和淺色條紋(林沛立2012/11編寫)。

可能是Aetobatus ocellatus的誤鑑,本種可能只分布於西大西洋海域(Ebert et al. 2013),是需要再進一步研究之魚種。[1]

棲地環境及深度

底棲型,深度至少30公尺以上。

棲息在淺水區的沙質或泥濘底部(參考文獻11230)。以底棲動物為食。用作「 kamaboko」材料(參考637)。經常被海底拖網,沙特爾和刺網漁場捕獲,偶爾使用纏結網捕撈,用於捕撈肉類,但由於其通常較小的尺寸而價值有限(Ref.58048)。

分佈

西大西洋,也可能是東大西洋臺灣分布於西部、澎湖東沙[2]

繁殖

表現出卵胎性(胎盤胎生),胚胎最初以卵黃為食,然後通過特殊結構間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質的子宮液,從而從母親那裡獲得額外的營養(參考文獻50449)。熊多達4個年輕的(參考5578,6871,37816)。出生時的寬度為17-35厘米(編號37816)。根據Uchida et al(1990)(Ref。51119)的描述,「雄性在水中追趕雌性,然後在其背表面蠶食。雌性停止游泳以開始交配。雄性在胸鰭上咬雌性,向前彎曲一個clasper,然後嘗試用任一clasper(通常在水裡)進行腹部到腹部的交配。49562)。交配持續20秒至1分鐘(參考49562)。

保育

近危(NT) ;評估日期: 2006年1月31日

參考文獻

  1. 納氏鷂鱝,fishdb.sinica.edu.tw
  2. Gymnura zonura,fishbas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