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翼行動 (電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翼行動
圖片來自pixnet

紅翼行動是由彼得·柏格編劇並導演的一部美國戰爭電影,該電影根據馬庫斯·勒特雷爾和帕特里克·羅賓遜的同名書籍改編。

該片講述了2005年美國軍方開展的紅翼行動中的一次事件,在該次行動中,4名負責追蹤塔利班領導人艾哈邁德·沙阿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隊員意外遭遇塔利班武裝分子並與之發生交火。最終,僅有一名突擊隊隊員即馬庫斯·拉特爾成功逃脫,其他三名隊員全部犧牲。

柏格在2007年執導全民超人漢考克時第一次接觸到《孤獨的生還者》這本書,之後他和拉特爾就將該書改編成電影討論了數次。2007年8月,環球影業在於其它數家電影公司競爭後取得了該書的電影改編權。為了能重現紅翼行動的場景,柏格研究了拉特爾在書中的對戰事的描述,並查閱了屍檢報告和該次事件的報告。在2012年執導環球影業的超級戰艦之後,柏格重新回到了電影紅翼行動的準備之中。電影於2012年10月在新墨西哥州開始拍攝,共歷時42天。拉特爾和其他幾位海豹突擊隊隊員擔任了該電影的技術顧問,美國陸軍的多個部門也對該片的拍攝提供了幫助。

影片於2013年12月5日在美國首映,後於2014年1月10日在北美市場正式上映。該片獲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並獲得了較好的口碑。大部分的評論家對該片的表演,故事,戰鬥場景以及柏格的執導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但是一部分評論家批評影片過度的將關注點放在了戰鬥場景的塑造而非人物刻畫上。最後獲得了1.492億美元的票房,其中1.25億美元來自北美市場。該片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獎和最佳混音獎提名。

故事情節

阿富汗塔利班領導人艾哈邁德·沙阿被指控殺害超過2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以及一些給予美軍幫助的當地居民。海豹突擊隊被要求逮捕沙阿。四名海豹突擊隊隊員——隊長邁克爾·P·墨菲,狙擊手馬庫斯·勒特雷爾和馬修·阿克塞爾森以及通訊員丹尼·迪耶茲——組成一支偵查監視小隊負責靠近並監視附近村莊以確認沙阿的具體位置。

在途中他們遇到了當地牧羊人(兩個孩子和一個老人),當中有人提議把他們殺掉滅口,但他們在集體投票討論後並沒有這樣做,儘管他們知道這些人有可能去通風報信。果然沒多久他們就遭到了250名塔利班士兵的追擊。四位海豹隊員中有三名先後犧牲,最後只剩下馬庫斯。

但在麥可陣亡前他曾向附近美軍基地打了一通求救電話,後者接到電話後立即派出16名士兵乘CH-47「奇諾克」直升機前往支援,當他們正準備降落直升機時,被在附近的塔利班分子火箭彈擊中,導致機上所有人員全數罹難。馬庫斯獨自一人在後面的戰鬥中弄丟了除武器彈藥外的所有裝備,最後身受重傷,但被當地普什圖族村民所救。塔利班獲得消息後立刻趕往他所在的村子裡對其嚴刑拷打。所幸的是馬庫斯所在村莊的長老靠徒步方式,將他的所在消息告知了鄰近的一個美軍基地,出動了武裝攻擊直升機,後來所幸被美軍基地所派出的地面搜查部隊找到,於是他從此踏上回家的路。

普什圖瓦里」(Pashtunwali):阿富汗村民救助馬庫斯是遵循當地已經2000年的關乎榮譽的傳統,叫做「普什圖瓦里」。這項傳統要求一個部落要主動擔當起保衛一位個體免受多個敵人迫害的責任,並且要不惜 一切代價保護他。這些勇敢的男人和女人們現在仍在阿富汗環境惡劣的山區中繁衍生息,他們反抗塔利班的鬥爭仍在繼續。

評價

媒體綜評60分,爛番茄新鮮度73%,正面評價占主流。

代表性評價:「四位主演的表現都是一流水準,動作戲的爆裂程度令人驚嘆」,「作為影片的導演和編劇,伯格顯然更願意將精力放在戰鬥場面而非政治立場。而幾乎貫穿始終的激鬥令本片散發出如此可怕的能量和驚人的現實觀感」,「片中長達40分鐘的戰爭場面堪稱好萊塢歷史上最撼人心魄的戰鬥史詩。這些鏡頭是如此痛苦和駭人!因為主角不是超級英雄,他們會流血,會死亡」,「正如所有優秀的戰爭片一樣,《紅翼行動》也在動作戲中參雜着道德思索並讓其縈繞不去、貫穿始終」,「沃爾伯格依然是當今最可靠的動作影星,天生的大男子外形與不經意間流露出的脆弱,總是讓他能夠與自己的角色渾然一體」。[1]

票房

美國首周末收穫3851萬美元列第一位;次周末收穫2323萬列第二,累計7404萬。最終美國和加拿大累計1.25億,全球票房為1.48億美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