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球快遞計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球快遞計畫
圖片來自bilibili

紅球快遞計劃二戰期間盟軍著名的後勤運輸系統,為在諾曼底登陸後快速推進的盟軍服務。執行任務的卡車會在車頭掛上一個紅色圓盤,沿着同樣用紅色標記的,對平民封閉的路線向前線運送補給。

紅球快遞誕生於一次36小時的緊急會議,並於1944年8月25日開始運作。大多數司機是非裔美國人。在行動最高峰時該系統動用了5958輛卡車,每天輸送約12300|short ton|t|lk=in|sigfig=3的補給。在安特衛普港得以安全運作[1] 、法國境內鐵路得到了適當修復、臨時輸油管道建成後,1944年11月16日紅球快遞計劃結束,共計進行了83天。

歷史

1944年6月盟軍成功登陸諾曼底後很快發現,他們急需一套特快運輸系統。為了打擊德軍調動部隊以應對諾曼底登陸的能力,盟軍在登陸作戰前炸毀了法國的鐵路系統。盟軍突破防線後向塞納河快速進軍的這段時間,共有約28個需要補給,後勤需求達到了每天約21000|short ton|t|sigfig=3。鑑於戰場的實際情況,只有通過公路卡車運輸可以實現後勤補給。

部隊編成由Loren Albert Ayers上校負責。他籌措了車輛裝備,將在碼頭工作的和其他職務不緊要的人員訓練成了長途駕駛員(其中約75%為黑人),為每輛卡車編制兩名駕駛員。

因應後勤需求,盟軍在瑟堡和位於沙特爾的前沿後勤基地之間開闢了兩條交通路線:北線用於向前輸送補給,南線供返程使用。兩條路線均對民間交通封閉。

大致翻譯:法國的公路還算好,只是不太寬。 要用這些路補給快速推進的部隊很快給它們帶來了極大的負荷。為了減小壓力,在軍事推進的前期我們就開始在通往前線的主要公路實施單向通行,並禁止民間及短距離的軍用交通使用。每天都有成千上萬裝滿物資的卡車川流不息地駛過這些道路。一到前線這些卡車便卸下貨物,然後空車走反向單行線駛回阿羅芒什瑟堡還有別的小的登陸點。我們也在一定程度上用類似的規則去調度法國的鐵路線,讓一輛列車緊接着一輛駛向前線。

原則上每個車隊至少要有五輛卡車一同出發,前後由吉普車護送。但實際上很多卡車一載滿貨物就會發車,很多駕駛員還會拆除引擎限速器以求時速快過56|mph|kph。照常理運輸車隊是德國空軍的主要打擊目標,但1944年的德國空軍連這種脆弱的目標都無力襲擊了,因此紅球快遞的主要挑戰是車輛的維護,召集到足夠的司機,還有疲勞和危險駕駛。 自1944年8月起至12月,第793憲兵營負責紅球快遞沿線的交通管制和保衛工作。這項任務是該部隊的第一次部署,因此這個營的特色單位徽章設計成了綠地金斜帶上附兩個紅球,以茲紀念(綠色和金色是美國陸軍憲兵的代表色)。

詞源

用「紅球」這一名詞來代表貨運速遞業務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末。1892年前後,聖塔菲鐵路開始將其特快貨運業務稱作「紅球」,使用的列車和軌道均用紅球標示。此後,該名詞逐漸被接納,到了二十世紀20年代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