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碎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米碎花 |
中文名稱:米碎花 拉丁學名:Eurya chinensis R. Br. 別稱:矮婆茶 崗茶 米碎柃木 蝦辣眼 葉柃 華柃 山茶葉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目科:側膜胎座目、山茶科 亞科亞屬:厚皮香亞科、柃亞屬 族屬:楊桐族、柃木屬 種:米碎花 |
米碎花(學名:Eurya chinensis R. Br.),山茶科灌木,高1-3米;嫩枝具2棱,黃綠色或黃褐色,小枝稍具2棱,灰褐色或淺褐色。葉薄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花1-4朵簇生於葉腋,萼片5,卵圓形或卵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果實圓球形,有時為卵圓形,成熟時紫黑色;種子腎形,稍扁,黑褐色。花期11-12月,果期次年6-7月。廣泛分布於中國南部等地區。多生於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坡、灌叢路邊或溪河溝谷灌叢中。該種根及全株可入藥。
形態
灌木,高1-3米,多分枝;莖皮灰褐色或褐色,平滑;嫩枝具2棱,黃綠色或黃褐色,被短柔毛,小枝稍具2棱,灰褐色或淺褐色,幾無毛;頂芽披針形,密被黃褐色短柔毛。
葉薄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2-5.5厘米,寬1-2厘米,頂端鈍而有微凹或略尖,偶有近圓形,基部楔形,邊緣密生細鋸齒,有時稍反卷,上面鮮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無毛或初時疏被短柔毛,後變無毛,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側脈6-8對,兩面均不甚明顯;葉柄長2-3毫米。
花1-4朵簇生於葉腋,花梗長約2毫米,無毛。雄花:小苞片2,細小,無毛;萼片5,卵圓形或卵形,長1.5-2毫米,頂端近圓形,無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長3-3.5毫米,無毛;雄蕊約15枚,花葯不具分格,退化子房無毛。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與雄花同,但較小;花瓣5,卵形,長2一2.5毫米,子房卵圓形,無毛,花柱長1.5-2毫米,頂端3裂。
果實圓球形,有時為卵圓形,成熟時紫黑色,直徑3-4毫米;種子腎形,稍扁,黑褐色,有光澤,表面具細蜂窩狀網紋。花期11-12月,果期次年6-7月。
生長環境
多生於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坡、灌叢路邊或溪河溝谷灌叢中。
暖帶樹種。喜溫暖、陰濕環境。對土壤要求酸性。萌櫱力強,耐修剪整形。
分布地域
廣泛分布於江西南部(安遠、尋烏、全南、龍南、信豐)、福建與南沿海及西南部(福州、福清、永泰、連江、長樂、惠安、莆田、龍巖、連城、南靖、上杭、長汀)、台灣(台北、台中、台東、南投、高雄)、湖南南部(宜章)、廣東、廣西南部(南寧、邕寧、橫縣、上思、平南、桂林、柳州、武鳴、梧州、欽州)等地。模式標本采自廣東省。
本段變種
光枝米碎花(變種)
var. glabra Hu et L. K. Ling in Act. Phytotax. Sin. 11: 314, 1966;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補編2: 491, 1983; 福建植物志3: 504, 1987; 廣東植物志2: 175, 1991.
本變種和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頂芽和嫩枝完全無毛。花期11-12月,果期次年6-7月。
星散分布於福建(福州、莆田)、廣東(英德、連縣、德慶、廣州、惠陽)及四川(南川)等地;多生於低山丘陵陽坡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廣東德慶。
繁殖方法
用播種、扦插或分株繁殖。
價值
藥用價值
[1] 米碎花,中藥名。別名:蝦辣眼 、米碎仔、矮茶、崗茶。山茶科柃木屬植物米碎花,以根及全株入藥。全年可采,曬乾。性味歸經:甘、淡,微澀,涼。具有清熱除濕,解毒斂瘡之功效。主治感冒發熱,濕熱黃疸,瘡瘍腫毒,水火燙傷,蛇蟲咬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相關論述
1、《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毒,除濕斂瘡,預防流行性感冒;外用治燒、燙傷、膿皰瘡。」
2、《福建藥物志》:「疏風,除濕,解毒。防治感冒、胸悶、燒傷、膿皰瘡、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預防流感,蝦辣眼葉、銀花各6g,路邊菊3g。水煎服。(《廣東省惠陽地區中草藥》)
2、治鼻咽癌,蝦辣眼30g,白眉豆45g。水煎,代茶,以作輔助治療。(《廣東省惠陽地區中草藥》)
3、治水火燙傷,蝦辣眼葉曬乾為末,調茶油外敷患處。(《廣東省惠陽地區中草藥》)
園林用途
在園林綠化中可作綠籬栽培,亦可植於建築物周圍或草坪、池畔、小徑轉角處,或用以點綴岩石園,富有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