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甸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米甸鎮一顆閃爍在靈光驛道上的璀燦明珠,一處天上人間彼此心儀的棲身之地,地理結構有着「三坪七井九架坡、月照旗鼓鳳遮陰,群峰環抱壟蒼翠、地龍清澈映山嶺」的奇異布局;人音深處不乏「彝家村寨歌聲飛,街巷但聞笛悠揚」的生活情趣。山水迤邐、碧綠如綢,村落隱映、路橋連環,動似雲霞沉浮、靜若睡女之姿。古為川藏商隊往返客居的首選之所,今是煤炭、核桃、野生菌類以及多種名貴藥材的豐產之地。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不僅居住着漢、彝、白、苗僳僳等各民族同胞,還是盛產作家、詩人的搖籃,是歌舞昇平、詩詞輩出的文獻名邦。[1]

中文名稱: 米甸鎮

外文名稱: MI DIAN ZHEN

別 名: 你甸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雲南省大理

下轄地區: 全鎮轄三家、克昌、岔溝

政府駐地: 米甸街

電話區號: 0872

郵政區碼: 672109

面 積: 413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29210人(2017年)

氣候條件: 屬亞熱帶高原季風型氣候

著名景點: 塔坡山

機 場: 大理機場

車牌代碼: 雲L

概況

米甸鎮位於祥雲縣北部。面積413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29210人(2017年)。轄三家、米甸、克昌、岔溝、大松坪、自羌朗、香麼所、黃草哨、楚場、插朗哨1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米甸街,距縣城40千米。境內有州屬香摩夕煤礦。有楚場古驛道一條,1936年4月,工農紅軍紅六軍團長征曾經過此道。

沿革

1950年設米甸分區,1951年為第五區,1958年改米甸公社,1962年與禾甸公社合併為第四區,1969年復稱米甸公社,1983年設區,1988年置米甸彝族鄉。1997年,面積413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米甸、香摩夕、插良哨、楚場、岔溝、自聑朗、黃草哨、克昌、三家村、大松坪10個行政村,鄉府駐米甸街。2001年撤鄉設鎮。

地理

米甸鎮位於祥雲縣東北部,地處兩州三縣交界處,米甸鎮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米甸街就是「西南絲路」的必經之路,公元1382年至公元1659年間米甸都是縣、郡、賧駐地,是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米甸鎮的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核桃之鄉」、「煤炭之鄉」的地位日顯突出。東與楚雄的大姚、姚安縣毗鄰,南與禾甸鎮相連,西北與賓川縣接壤,總面積413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約1.5平方公里,山場面積51.8萬畝,鎮政府駐地米甸鎮,祥香公路、祥姚公路穿境而過,距大理州府85公里。全鎮轄三家、米甸、克昌、岔溝、大松坪、自羌朗、香麼所、黃草哨、楚場、插朗哨10個村委會,72個村民小組,92個自然村。

行政區劃

全鎮轄三家、米甸、克昌、岔溝、大松坪、自羌朗、香麼所、黃草哨、楚場、插朗哨10個村委會,72個村民小組,92個自然村。

農村經濟

2006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677萬元,比上年增長15.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4731萬元,比上年增長10.8%;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6751萬元,比上年增長19.6%;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3195萬元,比上年增長15.3%;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2.23%、46%、21.77%。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160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98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66萬元。

種植業是農業的支柱,主要種植水稻、包穀、大麥、蠶豆等作物,2006年,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6116畝,糧食產量840.7萬公斤,烤煙栽種面積3200畝,烤煙產量43.2萬公斤,油料作物播種面積579畝,油料產量8.7萬公斤,蠶桑栽種面積7623.89畝,蠶繭產量17.7萬公斤,果園面積2943畝,水果產量30萬公斤,2006年農業總產值完成4731萬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農業產值2231萬元,林業產值494萬元,畜牧業產值1918萬元,漁業產值73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7.2%、10.04%、40.5%、1.54%、0.32%。2006年生豬出欄13825頭,羊出欄4767隻,牛出欄893頭,馬出欄6匹,驢出欄76頭,騾出欄12匹,雞出欄34409隻,鴨出欄139隻,鵝出欄43隻,小兔出欄437隻;2006年年末生豬存欄14387頭,羊存欄14009隻,牛存欄5717頭,馬存欄50匹,驢存欄686頭,騾存欄1838匹,雞存欄34405隻,鴨存欄215隻,鵝存欄52隻,小兔存欄437隻;肉類總產量140.22萬公斤;禽蛋總產量11.73萬公斤。年末耕地面積為19269畝,其中:水田9256畝,旱地10013畝,人均占有耕地0.716畝,農民人均產糧312公斤。2006年末累計完成退耕還林5639畝,2006年末全鎮實有勞動力人數為16806人,其中:從事第二產業勞動力人數為1806人,從事第三產業勞動力人數為1740人。2006年全鎮對外勞務輸出1241人。

自然氣候

米甸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點為五頂山,海拔3241米,最低點為插朗哨村,海拔1520米,相對高差1721米,東西最大橫距29.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26.4公里,立體氣候明顯,屬亞熱帶高原季風型氣候,冬干夏濕,寒暑差距小,四季差別不明顯,年平均氣溫15.2℃,最高溫度31.7℃,最低溫度4℃,無霜期234天,年降雨量822.5毫米。主導風向為西南風,蒸發力強,海拔變化導致產生高山寒,半山涼,壩區暖,河谷熱和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局部小區氣候特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