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哈依爾·羅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米哈依爾·羅姆

米哈依爾·羅姆 全名是米哈依爾·伊里奇·羅姆(1901—1971)蘇聯電影導演、劇作家,蘇聯人民藝術家。1939 年加入共產黨。1925 年畢業於國立高等藝術—技術學院雕刻系。

1929 年進入電影界任電影編劇,1931 年寫了劇本《復仇》與《和我們在一起》(均與人合寫)。

1933 年與B·古謝夫及Ц·培利耶夫合寫了電影劇本《死亡的傳送帶》,後來任導演助理。

1934 年他獨立導演了第一部影片《羊脂球》(根據莫泊桑同名小說改編,是蘇聯無聲電影時期改編外國作品的成功之作,影片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獎)。以後他導演的影片有表現革命鬥爭的《十三人》(1937)。

1937 至1939年他導演了表現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列寧事跡的兩部曲《列寧在十月》和《列寧在1918》(由A·卡普勒分別與Д·瓦西里耶夫及T·茲拉托果洛娃合作編劇),在銀幕上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導師的形象,既表現了列寧作為革命家的高瞻遠矚的戰略思想,又表現了他與勞動群眾息息相關的親密聯繫。這兩部影片已成為蘇聯電影的經典作品,均於1941 年獲斯大林獎金。

基本內容蘇聯導演,生於1901年,卒於1971年。

1934年:《羊脂球》。1937年:《十三人》,《列寧在十月》。1938年:《列寧在一九一八》。1944年:《第217號人》。1948年:《俄羅斯問題》。1952年:《海軍上將烏沙科夫》。1956年:《但丁街兇殺案》。1962年:《一年中的九天》。1965年:《普通法西斯》(紀錄片)。 [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