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等壓面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等壓面圖是天氣學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1],是有着鮮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濃郁的文化意蘊、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漢字之美[2],美在形體、美在風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

名詞解釋

等壓面圖是繪製等壓面地形圖的方法。等壓面是空間氣壓相等的各點所組成的面。由於同一高度,各地氣壓不相等,等壓面在空間不是平面,而是像地形一樣起伏不平。採用繪製地形圖的方法,用等高線將起伏不平的等壓面投影到平面圖上,就構成了等壓面圖。在等壓面圖上,用等高線表示氣壓的空間分布。

等壓面凸起的地方,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氣壓比四周高。在等壓面圖上,是一組閉合等高線構成的高值區,即高壓區。等壓面凹下,表示同一高度上,氣壓比四周低。在等壓面圖上,是一組閉合等高線構成的低值區,即低壓區。因此,在等壓面圖上,由等高線的分布可反映等壓面的起伏,表示氣壓的空間分布狀況。等壓面的高度不是幾何高度,而是位勢高度。位勢高度是以單位質量物體從海平面抬升到空間某高度位置上克服重力所作的功來表示。氣象上通常用的等壓面圖有850百帕、700百帕、500百帕等多種。不同高度的等壓面圖組合起來,不僅反映大范地區高壓、低壓等天氣系統的空間分布狀況,而且能反映高空大氣的結構及其演化規律,它是大範圍天氣形勢預報的基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