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第二「愛人」(紀昀清)

第二「愛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第二「愛人」》中國當代作家紀昀清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第二「愛人」

許多人一輩子總要迷上一件東西,或酒、或色、或賭、或收藏、或垂釣、或攝影、或旅遊……千種百類,各有其趣。在我,讀過幾年書的,不能說其他東西都不愛好,但最多的閒功夫卻是迷於書。

說起來也簡單,不過購書、借書、藏書、讀書而已。喜歡書的人,看見了所愛之書,是從不問口袋裡是否充實的,除非到了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境地。結婚之前,有充分的購書自由,看見書店有好書,會傾囊而出,買個滿心喜悅。有時,母親看我簡陋的宿舍里一摞一摞的書,得知是花了不少錢買來的,就惋惜地說:「花這麼多錢,買這麼多書,有什麼用呢?」她老人家從小受苦,後來雖生養七個兒女,卻到老也沒享多少清福,飽嘗了窮苦的滋味,也沒有上過學,弄不懂兒子工作後為什麼還要買那麼多「不相干」的書。這不能怪她,連我自己也說不清,這些書究竟有何用處。

結婚以後,買書便大受限制。有時,我買了書回家,被妻看見,就理直氣壯地說:「是稿費買的。」她半信半疑地看看書價,不貴也就算了,貴點就有點肉疼,說:「稿費多了也要上繳。」其實,「稿費說」不過是個遁詞,哪裡有多少稿費,夠買幾本書?有時,我乾脆暗渡陳倉,買了貴書,就悄悄拿回去,找個地方藏一段時間,過後再慢慢拿出來讀。妻子見了,兩眼睜大了問:「又買書了?」「老早的話了。」妻子拿過書翻看我題的購書日期,嘴裡還嘀咕:「我怎麼沒見過?」說着也就罷了,仿佛時間一長,人民幣也貶值,肉疼也減輕許多。這樣的把戲玩多了也騙不過。但隨着經濟條件逐步改善,妻子也漸漸放寬「書禁」。

另一方面,我的理論也起點作用:「我不吃煙,不喝酒,為『你』省下的錢買書有餘。這些書就是再沒用,收來賣廢紙,也抵得今天的書價呢。」當然,只是說說而已。果真到了書都當廢紙賣的一天,我看世界就糟透了。愛書的人看見別人有好書,是千方百計要借來看一看的。記得上小學時,自己買不起書,就帶到同學家租借連環畫,象《烈火金剛》、《鐵道游擊隊》、《西遊記》、《水滸傳》等系列,花二、三角錢租來,如獲至寶,總要看它兩三遍才戀戀不捨地還回去。在泰州學中醫時,是常去學校圖書館的一個。

有些少有人借的書,如《梵語文學史》,也被我從卡片上撿出來借到手,以至彼此弄熟了的管理員讚揚我一句:「你真會借書!」有一回,在汽車上看見鄰座在看一本厚厚的書,似乎津津有味,我看不清書名,又不好意思打斷人家的閱讀,借過來翻翻,至今還引為憾事。失之交臂的,以為是世上極好的。80年代有幾次到縣圖書館和工人文化宮借書,管理員懶得怕動,不是不肯找書,就是說那些書現在不借,或乾脆說久不整理,有卡無書。我對此耿耿於懷,怨氣久久不得消散。愛書的人總會精心藏書,不亞於好色者金屋藏嬌吧。我的書,「元老」已隨我20多年,還是七十年代初在部隊裡購得,積了幾十本,以紙箱為其流動住宅,一直隨我東奔西顛。退伍回本地工作以後,書們漸漸家族興旺起來。為了安置它們,我從老家伐了一些翠竹,紮成高約兩米的竹架,坐汽車,乘輪船,帶到單位,再墊以紙板。圍以塑料布,糊些白紙,頂部懸一小匾,文曰:「尋真書樓」。書們安臥其間,一定感謝我改善了它們的待遇,可惜到縣城以後,這「書樓」便留給別人,大概早已付之一炬了吧。嗚乎哀哉!結婚時,妻子倒很理解和同情我,沒有象樣的床,沒有一個衣櫥,更沒有一件電器,只找人打了兩隻書櫥,把六七隻紙箱裡的書遷入「新居」,在我們新婚居室內,唯一值得我誇耀和自豪的就是這些書和兩隻有模有樣的書櫥了!當然,尊重人品和知識文化,不太重錢財的妻子,與這不可同日而語。

後來,我們有個小披屋作廚房,十分簡陋,一年春節,我寫了一副春聯:「小屋藏書韻,紙門透酒香。」常引得過往行人駐足一笑。藏書的人最怕書的散失。有一次我回家過年,院長借我的宿舍給兒子小住。過了年回來一看,少了幾本絕版書。那是一套「樣板戲」彩印本,是我從部隊帶回來的。硬着頭皮去問,說是沒見到,於是只有痛惜嘆息而已。還有一次,不見了一本《聊齋志異選》,翻遍斗室,問遍可問主人,杳無音信,又為此心疼好久,直到後來購到全套《聊齋志異》才罷。我輩愛書主要還是為了讀書,並不想做藏書家。但我們普通人不好比於名家,讀書為治國安邦,經天緯地,或研究高深學問,填補科學空白。我們除工作需要讀一點必讀書,其餘絕大多數不過是休閒自娛,並無明確具體的目的,更談不上高遠目標

古訓是「開卷有益」,但能否真的如此,在自己身上也難找佐證,姑且信之吧。我只覺一卷在手,雜念可摒,心馳神往,漸入佳境,上天入地,往古來今,大賢高哲,武傑文英,名商巨賈,才子佳人,儒仙佛道,牛鬼蛇神,蟲爬獸走,鵲嗓鳥鳴,數理物化,電魄磁靈,黃泉碧落,淨土紅塵,美醜善惡,義利功名,喜怒哀樂,蜜意柔情,真理繆誤,戰爭和平,感宇宙之渺渺,知日月之行行,目不可接兮神交,事不可經兮理明,此中有無窮之樂趣,無塵俗之干擾,無案牘之勞形,豈不妙哉!

古今沉湎酒色者極多,沉湎於書籍者也不算少,我樂做後者。不能行得萬里路,亦當讀遍萬卷書。人生有妻和書兩個「愛人」長廝守,永相伴,我知足矣。

[1]

作者簡介

紀昀清,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