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三代主戰坦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第三代主戰坦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第三代主戰坦克

應用: 與其他裝甲車輛作戰

年代: 20世紀60年代

第三代主戰坦克是新一代主戰坦克。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各國將原來的輕、中、重型坦克重新分類。 把中、重型坦克中新型戰鬥坦克稱為主戰坦克。

主戰坦克的出現受到各國軍事部門的重視。一些軍事大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紛紛從事主戰坦克的研製與發展。主戰坦克從誕生到現在已發展了三代。 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高新技術紛紛用於主戰坦克,美、德、英、法、中國、俄羅斯等國家相繼推出自己的新一代主戰坦克,如 美國的M1A2、德國的"豹2"、 法國的" 勒克萊爾"、 英國的"挑戰者"、中國的99式,俄羅斯的T-80U等主戰坦克,它們都是當今世界上主戰坦克的佼佼者,都想爭雄稱王,成為各自國家的"陸戰之王"。[1]

武器特徵

第三代主戰坦克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戰鬥威力強,它們配有口徑120毫米以上的坦克炮。二是技術裝備先進,大多數裝有先進的火控系統,並大量配備自動傳感設備,實現了高度自動化、電子化,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三是機動靈活,坦克上裝有大功率發動機,速度快,還配有高度自動化的指揮、通信系統,能大幅度提高坦克的機動性與作戰效率。四是防護能力強,坦克車體小,並配備有新一代複合裝甲。

第三代主戰坦克主要用於與敵方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摧毀反坦克武器、野戰工事、殲滅有生力量。

演變

世界各國裝備的主戰坦克,幾乎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設計的產品。根據生產年代和技術水平可分為三代,60代末至90年初生產的屬於第三代,代表車型有前蘇聯的T-72和T-80U美國的M1/M1A1、英國的"挑戰者"、法國的"勒克萊爾",德國的"豹2",中國的"99式主戰坦克"等。第三代坦克裝有1門105-125毫米坦克炮,發射尾翼穩定式脫殼穿甲彈,直射距離1800-2200米;配務熱成像瞄準具和先進的火控系統,具有全天時作戰能力;採用複合裝甲或貧鈾裝甲,有的還披掛反應裝甲,防護力比第二代坦克提高1倍;戰鬥全重一般在50噸左右,最輕的35噸,最重的62噸;越野速度45-55公里/小時,最大速度達75公里/小時;裝有陸地導航設備,能大縱深運動而不迷航。

中國第三代主戰坦克—98式坦克

98式主戰坦克是中國第三代主戰坦克,綜合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該坦克上世紀80年代研發,因種種原因試車幾經延遲,1999年10月1日閱兵式上正式對外公開。

98式主戰坦克的座位排列為車長在右,炮手在左,駕駛居前正中,發動機和 變速箱 則采後置的傳統布局。前斜板上有橫向加強筋及v字形防浪板,這些dejavu的特徵使人很容易就聯想起蘇聯的t-72,但是從其三組路輪的不等間距來看,其內部動力,懸掛系統同t-90又如出一輒,承載系統使用相同的6組裝在扭力杆上的大直徑負重輪,相信底盤只是為容納新型發動機而改良設計的。新型發動機的產地不明,只知道輸出馬力為1,500匹,可使用包括柴油(為基本燃料),汽油(為輔助燃料)和煤油(為備用燃料)多種燃料。單位功率重量比為30匹/噸。

火控系統:由激光測距儀、彈道計算機、炮手穩定式瞄準鏡、火炮雙向穩定以及控制儀表和各種傳感器組成。裝備了熱像儀。

防護系統:炮塔為焊接式炮塔,炮塔兩側各裝5具84式76毫米電動煙幕彈發射器。車體外表噴有可防可見光、近紅外、遠紅外及毫米波探測的寬頻譜迷彩塗層。炮塔上裝有JD3型車載紅外干擾系統。信息系統:車載信息系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