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笑傲風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笑傲風月是個成語,出自《三國演義》,釋義是猶言吟風弄月。形容心情悠閒自在[1]

[]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

羅貫中被稱為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他的章回小說特色是分章敘事,分回標目,每回故事相對獨立,段落整齊,但又前後勾連、首尾相接,將全書構成統一的整體。且已經分卷分目,目錄文字也很講究。今見最早的嘉靖壬午(1522)刻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每回標題都是單句七字。他與施耐庵合著的《水滸傳》每回的標題已是雙句,大致對偶。除分回立目之外,他的章回小說還保存了宋元話本中開頭引開場詩,結尾用散場詩的體制。正文常以「話說」兩字起首,往往在情節開展的緊要關頭煞尾,用一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套語,中間又多引詩詞曲賦來作場景描寫或人物評贊等。

他的章回小說在體制上得以定型的同時,在藝術表現方面也日趨成熟。他的作品文學特點主要表現在:成書過程從歷代集體編著過渡到個人獨創;創作意識從借史演義,寓言寄託,到面對現實,關注人生;表現題材從着眼於興廢爭戰等國家大事,到注目於日常生活、家庭瑣事;描寫的人物從非凡的英雄豪傑,到尋常的平民百姓;塑造的典型從突出特徵性的性格到用多色、動感的筆觸去刻畫人物的個性;情節結構從線性的流動,到網狀的交叉;小說的語言從半文半白,到口語化、方言化;如此等等,都足以說明羅貫中的章回小說在中國的小說史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這也為明代中後期的白話短篇小說出現鼎盛的局面,發展得更為精緻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