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竹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竹峪鎮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地處周至縣西部。東與翠峰鎮接壤,南依秦嶺同厚畛子鎮接界,西同寶雞市眉縣青化鎮以泥峪河為界,北與寶雞市眉縣青化鎮、啞柏鎮相連,總面積101.86平方千米。竹峪鎮境內有眾多的名勝古蹟,著名的有丹陽觀、善興寺、蒼城縣遺址、扶眉戰役任家城戰場遺址、泥峪河、唐王擂鼓台,唐王落馬中軍嶺,唐王戲言走馬嶺,銀洞溝等。截至2020年6月,竹峪鎮下轄16個村(居),其中:1個社區、15個行政村。2018年,竹峪鎮戶籍人口26099人。2011年,竹峪鎮農業總產值10530萬元。[1]

中文名: 竹峪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

地理位置: 周至縣西部

面 積: 101.86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嶺梅村

電話區號: 029

郵政區碼: 710406

氣候條件: 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丹陽觀 善興寺 泥峪河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 26099人(2018年)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因峪道內多生毛竹而得名。

建置沿革

唐宋時期屬於鳳臬鄉。

清代為竹峪所(駐蘭梅塬)。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後,設竹峪區竹峪鄉(駐中軍嶺),後設竹峪聯保。

1949年前夕,為竹峪鄉。

1949年後,設竹峪區,下設竹峪鄉。

1956年,撤區合併數個小鄉成立新的竹峪鄉。

1958年,屬啞柏公社竹峪管理區。

1962年,成立竹峪公社。

1984年,改為竹峪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轄塔廟、東寨、譚家寨、西溝、五星、中軍嶺、蘭梅塬、張龍、民主、丹陽、嶺梅、東大牆、鴨溝嶺、鳳凰嶺、西裕15個行政村。截至2011年末,竹峪鎮轄嶺梅、張龍、民主、丹陽、鴨溝、鳳凰嶺、東大牆、柴黃、中軍嶺、西嶺、蘭梅塬、朱曹寨、西裕、泥峪河、塔廟、東寨、金盆、南西溝、北西溝、譚家寨、渠頭、蒼峪、解家溝23個行政村;下設123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竹峪鎮下轄16個村(居),其中:1個社區、15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嶺梅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竹峪鎮地處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西部。東與翠峰鎮接壤,南依秦嶺同厚畛子鎮接界,西同寶雞市眉縣青化鎮以泥峪河為界,北與寶雞市眉縣青化鎮、啞柏鎮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2千米,總面積101.86平方千米,均為陸地。距縣政府23千米。

地形地貌

竹峪鎮地處秦嶺北麓。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呈南北條狀分布。境內南部為秦嶺北麓山區地帶,中部為秦嶺北麓衝擊形成的川梁台塬溝壑地帶,北部為渭河沖積平原。

氣候特徵

竹峪鎮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多年平均氣溫13.2℃,無霜期年平均215天,最長達225天,最短為210天。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50天,最多達90天,最少為15天。極端年最大雨量850毫米(1999年),極端年最少雨量150毫米(1993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6—10月,以8月最多。

水系水文

竹峪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泥峪河,源自太白山深處,流經泥峪河、塔廟、東寨、譚家寨、渠頭等村,於譚家寨西部鑽沙乾枯。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竹峪鎮轄區總人口2550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90人,城鎮化率1.9%。另有流動人口519人。總人口中,男性13009人,占51%;女性12498人,占49%;14歲以下1301人,占5.1%;15—64歲20661人,占81%;65歲以上3545人,占13.9%。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25455人,占99.8%。2011年,竹峪鎮人口出生率8.48‰,人口死亡率5.05‰,人口自然增長率3.4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45.5人。2018年,竹峪鎮戶籍人口2609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竹峪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170元。

2018年,竹峪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2個。

第一產業

2011年,竹峪鎮農業耕地面積2.75萬畝,人均1.1畝,林地面積7.33萬畝。農業總產值1978年達到832萬元,2011年達到10530萬元,比上年增長6.3010。

種植業

竹峪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竹峪鎮糧食生產17195噸,人均688千克。其中小麥9022噸,玉米8096噸。竹峪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2011年,竹峪鎮蔬菜種植面積3101畝,產量6454噸,主要品種有黃瓜、西紅柿、架豆王、洋蔥等。

林業

2011年,竹峪鎮水果種植面積11394畝,產量25202噸,主要品種有油桃、獼猴桃、杏、核桃、柿子等,其中油桃12995噸,獼猴桃11000噸。

畜牧業

竹峪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竹峪鎮生豬飼養量4612頭,年末存欄3850頭;羊飼養量503頭,年末存欄510頭;牛飼養量441頭,年末存欄1098頭;家禽飼養量30020羽,上市家禽21000羽。2011年,竹峪鎮生產禽蛋394噸,鮮奶266噸;畜牧業總產值129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2.3%。

生產條件

截至2011年末,竹峪鎮有大型農業機械35台。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竹峪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5千米,投遞點2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0.2萬件,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5萬件,征訂報紙0.1萬份、期刊0.05萬冊,業務收入10萬元。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000門,固定電話用戶12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30%,比上年提高0.1%;移動電話用戶1萬戶,比上年增加200戶,移動電話普及率95%,比上年提高5%。光纜線路總長達60千米,主幹電纜達20對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1500個,其中已占用端口總數500個,寬帶接入用戶5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5萬元。

交通運輸

交通

竹峪鎮境內107省道通過,境內長度5千米,雙向2車道。有縣鄉(鎮)級公路4條,總長度40千米。截至2011年末,竹峪鎮鎮區橋樑5座,總長度70米。

運輸

2011年,竹峪鎮客運總量10萬人次,貨運總量2000萬噸。日均發12輛客車,日客運量300人次。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竹峪鎮幼兒園5所,在幼兒園238人,專任教師26人;小學8所,在校生1231人,專任教師9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32人,專任教師5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竹峪鎮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3個,其中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22個;病床7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張,固定資產總值256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9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26人,註冊護士8人,2011年,竹峪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9842人次。2011年,竹峪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率為8/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3975人,參合率94%。

社會保障

2011年,竹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戶,人數22人,支出6.1萬元,比上年增長3%,月人均230元,比上年增長3%;城市醫療救助9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97戶,人數1667人,支出161萬元,比上年增長37%,月人均80元,比上年增長3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6人,支出11.7萬元,比上年增長15%,農村醫療救助7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5人次,共支出6.8萬元,比上年增長11%,農村臨時救濟97人次,支出4.89萬元,比上年增長15.6%。2011年,竹峪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563人,緊急轉移安置39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0357畝,倒塌房屋259間,直接經濟損失172萬元,救災支出217.5萬元,比上年增長7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2.3萬元,比上年增長17%。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竹峪鎮鎮區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65千米,生產能力900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9.5%;排水管道6千米。

歷史文化

西峪遺址

西峪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竹峪鎮西峪村西南,屬於秦漢時代宮殿建築遺址。遺存有大型夯土建築基址、大量紅燒土塊和較厚的瓦片堆積層,以及漢代的瓦當、方磚等相關文物。為研究漢代建築形制等提供了重要資料。西峪遺址面積約4萬平方米,暴露出的大型夯土建築基址3處,夯土密實,夯層厚約10厘米左右。在宮殿建築遺址的範圍內,收集和發現的文物標本主要有漢代的瓦當、筒瓦、五角水道、圓形水道、方磚等文物。在遺址的西南方向,還發現有大量紅燒土塊和較厚的瓦片堆積層。2013年5月3日,西峪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竹峪鎮劉家河:全村一起過新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