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竹園涌抗日游擊隊舊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竹園涌抗日游擊隊舊址

在新塘竹園村里,有一幢兩進的大房子,一棵被當地人稱為「富貴子樹」的大樹長在房子的中央,這就是增城竹園涌抗日游擊隊舊址.游擊隊舊址所在的房子,原是村子裡的書院,大概150平方米,至今有200多年時間.當年,房子一帶是田地,這裡曾經是抗日游擊隊來來往往的落腳之地,阮海天也曾在這裡住過.大房子的旁邊是當年游擊隊舊址的廚房,廚房門上是個小「平台」,因為位置比較高,當年的抗日游擊隊,就把它當做哨台,哨兵站在上面為游擊隊放哨,觀察日軍的動向.增城話中有這樣一句順口溜:「有女要嫁竹園涌,鮮魚鮮肉鮮蝦公,三月紅荔枝大大傾」,說的是增城竹園村的荔枝特別有名,特別好.然而,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這個以荔枝聞名的村子一帶,抗戰時期曾活躍着一支抗日游擊隊隊伍,也就是由本村的阮海天參與領導的竹園涌抗日游擊隊。

竹園村一帶向來是軍事要地.在這附近,陸路有廣州通往粵東的公路幹道和廣州通往香港的廣九鐵路,水路則沿東江河道可達惠州,廣州甚至香港,這就成為廣州東部交通的咽喉地帶,軍事上則是攻守廣州的必爭之地.日軍侵略華南,在大亞灣登陸後,分兵把守鐵路,公路,沿線據點林立,所以,這一帶也成為抗日人民武裝敵後游擊戰爭的重要所在.為了打擊日軍,阮海天等在廣九鐵路沿線的仙村,雅瑤(即竹園村一帶)用「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的名義,分別成立了仙村大隊,雅瑤大隊;後來,又在兩個大隊的基礎上,成立了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增城第三區常備隊及雅瑤常備隊,這是中共在增龍地區組織和領導的第一支正式武裝隊伍,也就是竹園涌抗日游擊隊的主力部隊。